日本入國管理廳(Immigration Services Agency)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在日外籍居民人數增加至377萬人,連續三年增幅創新高,其增長速度是政府原先預期的兩倍,人員主要來自南亞與東南亞地區,如果單就該年數據來看,越南與尼泊爾移民分居一、二名;過去三年以來,累計外籍居民增幅已達到100萬人。
《日經亞洲》引述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Research)的人口推估,日本預計每年將有約16.5萬外籍居民移入,預測外國人口將在2067年,超過總人口的10%比例。然而這個假設還有一個變因,假如出生率持續低迷、甚至超出預期,而移民成長速度維持不變,日本很可能更早達到此一社會局面。
Japan foreign population grows twice as fast as expected on worker influx https://t.co/R4aPiitHL5
— Nikkei Asia (@NikkeiAsia) March 14, 2025
這些外籍人口增長,主要原因幾乎與工作有關,其中持有「特定技能」(Specified Skilled Worker)勞工簽證的居民,人數成長約36.5%,持有高技術專業人士(Highly Skilled Professionals)簽證者則增加19.8%。
如果用國籍來分,日本外籍居民來源最大宗,絕對是超過80萬人的中國,其次則是越南(接近60萬)。其他依序是南韓、菲律賓、尼泊爾、巴西、印尼、緬甸、台灣與美國。其中成長速度最快的國家,越南排行第一位,一年增加6.9萬人,尼泊爾以5.7萬人位居第二。至於其他東南亞與南亞國家,來自緬甸的移民人數年增55.5%,斯里蘭卡與印尼的移民人數則分別上升35.2%與34%。

過去一年以來,日圓呈現大幅貶值,導致日幣薪資的實際購買力縮水,不少專家擔憂,這一點可能影響日本對外籍人才的吸引力。但從外籍居民人數持續增加來看,這個擔憂絕對是多慮,外加超低生育率的影響,如今日本企業面臨國內勞動力嚴重短缺,對外籍勞工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特別在建築、護理與製造業等職缺供過於求的產業,都在積極從海外招募勞工。
現實情況是,即使日圓匯率貶值,但日本國內的薪資水準,相較於東南亞或南亞經濟體的狀況,依然會讓當地受過高等教育的民眾,願意離鄉背井前往打拼,同時謀求一個向上發展的機會。日本政府2023年擴大「特定技能2號」(Type 2 Specified Skilled Worker)簽證適用的產業類別,該簽證允許持有人無限期續簽,去年持有該簽證的居民數量暴增逾20倍,達到832人。

為了吸引更多外籍人士願意前往日本,日本政府與地方機構也積極改善生活環境。截至2023年,日本全國已有設立261個「一站式外籍人士諮詢中心」,比2019年增加近一倍,各地日本語教育機構數量,也在過去五年間增長約20%,達到2727所。
但數量增加的背後,明治大學(Meiji University)專研移民融合的山脇啓造(Keizo Yamawaki)教授指出,現行的外籍人士支援體系仍存在不少缺陷,「這些諮詢中心配置的專業人員很少,而日語學校的課程與教材,由地方政府自行決定,導致不同縣市的教育品質差異非常大。」他呼籲日本政府,應制定多元文化共融社會政策,並以正式法案確保能有足夠預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