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台灣成了司法不正常國家

2025-03-15 07:20

? 人氣

賴清德總統主政下,民眾司法的不信賴感更強。(顏麟宇攝)

賴清德總統主政下,民眾司法的不信賴感更強。(顏麟宇攝)

「司法是維護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這句談起司法改革人人可以朗朗上口的話,如今竟成了極具諷刺意味的陳腔爛詞,不要說「維護社會正義」,連「維持獨立公平」,都如此艱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九成民眾相信政治干預司法

民眾對司法信心每況愈下,兩年前一項司法信心民意調查,高達六成七的受訪民眾認為檢察官辦案過程會「濫用權力」,甚至逾八成民眾相信檢察官辦案會受到政治影響;擺在今日大概九成民眾相信政治干預司法之必然。附帶一提,這項民調是由相對親綠的人權團體委託山水民調公司所做,民調基本印證了前總統蔡英文推動司法改革的失敗,蔡英文的失敗,到了賴清德總統手中,不到一年的時間,只有更失敗。

為什麼人民不相信司法?高虹安助理加班費案,四百元的「貪汙」已經刷新常民的司法三觀;柯文哲案偵查全公開,無金流却能一押再押還延押,也寫下新頁,威京集團沈慶京痛陳檢察官強暴他的肉體和靈魂,強逼他承認行賄柯文哲;如此司法如何取得人民信賴?

最近又發生北檢大陣仗越區奔到花蓮搜索立委傅崐萁的員工宿舍,和為他製作團購競選小物的公司,檢方越區辦案非法所禁止,但非特殊情狀或重大案件,甚少發生,特別是賄選案各選區有其轄屬檢察署,遑論競選是二0二四年的事,一年過去,各地檢署查無中資已經偵結的案件,被北檢重新撿起來搶功,豈不荒謬?

司法自我扭曲服務政治

舊案重啓不是新鮮事,但要看什麼案,比方鄭文燦收賄圖利案,也是桃檢重啓多年前辦不下來的案件,但桃檢至少搜索到了現金,查到了金流;民進黨立委林岱樺詐領助理費與宗教獻金案同樣是五年前的舊案,五年前不辦,五年後從助理到通法寺住持一押就是四人,莫怪林岱權「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干預初選」的控訴,更取信於人,儘管在賴清德震怒後,林岱樺道歉,但「司法干預(民進黨市長提名)初選」却是已經成真的事實,不論司法偵辦前是否真做此想;至於傅崐萁舊案,搜索名目甚至不是賄選,而是違反《商業會計法》、偽造文書,其意究竟是偵辦商業不法?還是「司法助陣罷免」?

20250314-國民黨立院總召傅崐萁對搜索一事召開記者會說明。(蔡親傑攝)
國民黨立院總召傅崐萁對搜索一事召開記者會說明。(蔡親傑攝)

司法不為民眾信賴,從上述例舉案件即可見一斑─巧不巧,都是賴清德黨內黨外的「政敵」。持平而論,討論政治是否干預司法的時候,不宜帶著政治有色眼鏡看待司法,不能因為當事人是不是權力者的「政敵」論斷該不該辦,還是得視案情而定,簡單講,若真有違法犯紀之事,豈能不辦?但偵辦手段也要看是否符合「比例原則」,舉例而言,鄭文燦查到了金流被押,很難為他辯解,只能質疑為什麼他在蔡英文時代當紅之際辦不了?總統換人立刻辦得下來?這個問題剛好又是「司法服務政治」的證明─政治紅人不能辦,政治黑人當然辦;柯文哲查不到對價金流,可以持續懷疑繼續偵辦,但持續押人以逼供,如果不是政治干預司法,就是檢察官犯渾,無視「人權」也是司法公正極為重要的一環,不具人權觀念的司法更嚇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