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首富李嘉誠管理的長江和記(CK Hutchison)集團,日前宣告將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兩側港口經營權,轉售給美國投資公司貝萊德(BlackRock)為首的團隊,這筆看似單純的市場交易,卻在數星期後引發中國官方強烈不滿,甚至引述親北京傳媒的社論表達立場,導致李嘉誠家族企業股價應聲大跌。
根據《日經亞洲》等外媒報導,針對先前長和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權利一事,雖然中國相關部門,迄今為止並沒有做出正式回應,但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與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港澳辦)的官網,日前卻突然全文轉載香港《大公報》評論,該文強烈譴責該交易,認為放任川普將巴拿馬運河「美國化」,會導致中國國際貿易受限,海外發展利益被美國蠶食,甚至有可能發生中國船舶「無處可停靠」的命運。
China signals anger at CK Hutchison's Panama ports sale, rattling investors https://t.co/DvJ1rp3iJx
— Nikkei Asia (@NikkeiAsia) March 14, 2025
《大公報》的評論以〈莫天真,勿糊塗〉為標題,直接抨擊運河港口交易「純屬商業行為」的說法,並引述多家西方媒體的「內幕消息」,指稱川普在交易進行期間,始終在背後掌握最新進展,貝萊德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也曾多次向白宮進行通報。
該文引述匿名人士說法,聲稱此交易真正目的,是要進一步打壓中國企業的物流成本與供應鏈。文章指出,一旦交易完成,貝萊德將控制全球10%的貨櫃港口裝卸能力,可「完全配合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圍堵戰略」。《大公報》還強調,這些說法絕對不是危言聳聽,美國還考慮要針對中國籍船隻,如要進入美國港口,必須繳交高額附加費用。 評論內文以非常強烈的文字抨擊長和,甚至以匿名網友的發言,指責長和集團只求盈利、不顧道義、不顧國家利益與大義,甚至稱該企業「出賣全體中國人民」,文末甚至還向公司長和發出嚴厲警告,提醒該公司應慎重考慮此時應該站在哪一邊。

將時間倒轉回3月初,當長和宣布出售手中持有、巴拿馬港口營運商「巴拿馬港務公司」(Panama Ports Company)90%股份,以及遍及23國、包含199個泊位的43個港口的80%控股權時,該公司股價曾一度飆漲超過20%,相關企業長實股價也連帶上漲近5%。但如今,隨著風向逐漸轉變,長和在港股的股價14日早盤出現大跌,一度暴跌6.8%、來到每股46.05港元,旗下另一旗艦企業長江實業(CK Asset)也在早盤下跌超過3%,但兩家公司最終分別收跌6.4%與1.6%。
不過,相比港澳辦的做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當被媒體問到相關議題時,他只表示「本部門不對商業交易發表評論。」香港《明報》則在專欄文章,引用匿名北京官員說法,稱中共高層在巴拿馬港口交易公開前並不知情,而港澳辦轉載《大公報》全文評論,其實就是間接表達官方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