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出招封鎖EDA設計權限 台積電代工風險升高 「3家陸企」自研晶片恐遭技術斷供

2025-06-04 13:24
小米研發3奈米新晶片「玄戒01」。小米創辦人雷軍宣布,未來十年公司將投入高達人民幣500億元專注於晶片技術的研發。(取自微博)
目錄

在最新一輪美國制裁中,設計先進晶片並委託台灣代工的中國科技企業備受衝擊。小米在5月推出自研的行動處理器「玄戒01」(XRING 01),採用台積電代工製造的3奈米晶片。《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國5月要求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公司停止向中國供應關鍵軟體後,小米首當其衝,成為第一個受到衝擊的中資企業。

小米董事長兼執行長雷軍曾在發表會上表示,這款晶片將率先搭載於集團最新款的智慧型手機。雖然初期產量有限,但未來計劃擴展至所有高階手機與平板電腦。

聯想、比特大陸,列入衝擊名單

除了小米,使用美國EDA軟體並仰賴台積電代工的中國企業,還包括全球最大電腦製造商聯想與比特幣礦機巨頭比特大陸(Bitmain)。所謂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是指利用電腦軟體完成大規模積體的設計、仿真、驗證等流程的設計方式,EDA軟體貫穿於積體電路設計、製造、封測等階段。

儘管完整的禁令細節尚未公布,但知情人士指出,美方並不打算撤銷現有授權,而是中止技術支援與軟體更新,這將使中國企業在台灣廠商持續代工變得困難重重。雖然美國對中國企業製造先進AI晶片已有明確禁令,但智慧型手機與一般應用處理器尚屬於豁免範圍,未來是否持續開放則仍存變數。

比特大陸是中國半導體設計公司。(圖/翻攝自FB/BITMAIN)
比特大陸是中國半導體設計公司。(圖/翻攝自FB/BITMAIN)

這次是由美國商務部旗下的產業安全局(BIS)主導,美國的出口管制已形同禁止台積電為中資企業代工先進AI晶片,但智慧手機、平板電腦這類產品所用的處理器,以及其他技術層級較低的晶片,一般來說不在管制之列。

中國本土業者趁勢崛起

儘管美方制裁意圖明確,但部分分析人士指出,此舉可能已經為時過晚。以國產EDA廠商「芯華章科技」為首的中國企業,包括普林芯馳(Primarius)、芯和半導體(Semitronix)等公司,已成功建立起替代性生態系統,逐漸獲得本地晶片設計公司的青睞。

受到美國自2019年起連續制裁的華為,也積極投入自研EDA工具的開發,並扶植如芯華章等供應商。儘管尚未能全面取代美國大廠新思科技(Synopsys)或益華(Cadence)的產品,但根據業內人士說法,在7奈米及以上製程的設計中已具實用性。

據分析師指出,中國許多新創企業透過破解美國EDA軟體的方式,早已在進行本地化改造,「破解系統後不但可以獲得支援,還能研究演算法,進而自行創新」。中國大型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和百度也有自研晶片的布局,但目前EDA禁令對他們的實際影響尚不明顯。
(相關報導: 暗諷川普?從霸凌少女到哈佛網紅,蔣雨融自喻《天龍八部》喬峰:風暴中堅持信念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