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將於6月3日舉行總統大選,「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一馬當先,卻也持續面臨人身威脅。為了安全起見,李在明在最近的競選活動只能穿著防彈背心、站在防彈玻璃後發表演說,身旁還環繞著配備防彈公事包的隨扈——這幅畫面已成為南韓選戰期間的日常。多位關注南韓政治的學者指出,各地四起的政治暴力案件,凸顯了南韓日益嚴重的政治兩極化與民主危機。
[오마이포토] 수원 영동시장 찾은 이재명 후보#2025대선#이재명#더불어민주당 이희훈 기자https://t.co/SgGnFU7Jw3
— 오마이뉴스 (@OhmyNews_Korea)May 26, 2025
選前最新民調
最新選情顯示,李在明支持率為49.2%、「國民力量黨」金文洙為36.8%、「改革新黨」李俊錫為10.3%。這項民調由韓媒《能源經濟新聞》委託 Realmeter 於5月26日至27日進行,並於5月28日公布。這也是南韓總統選舉前最後一項民調,因為根據南韓法律,選舉前一週起禁止發布選前民調結果。

隨著選戰進入白熱化,候選人的人身安全也面臨風險。《韓聯社》稱,李在明26日在水原市亞洲大學舉行青年政策座談會,一名男大生稍早在論壇「Everytime」上發文,內容竟是招募刺殺李在明的「刺客」。這位男大生寫道:「如果今天有人用刀刺李在明,我會給錢,有興趣請私訊。」所幸活動未發生任何意外,警方追查出發文者身分後,男子隨即也決定自首,犯案動機與細節仍在調查中。

李在明身陷連環威脅
其實,李在明已經連續數週收到死亡威脅。今年3月,南韓媒體揭露一起暗殺李在明的陰謀,而早在2024年1月,李在明於釜山參與公開活動時遭人刺傷頸部,送醫治療一週才出院。這起事件震驚全國,也徹底改變了南韓政壇對政治安全的認知。


更令人不安的是,2024年12月時任總統尹錫悅策動逮捕並「剷除」政治對手,李在明也名列這份逮捕名單中。長期關注南韓政治的波蘭羅茲大學國際政治博士候選人 Natalia Matiaszczyk 在《外交家》指出,儘管尹錫悅最終遭罷免下台、他離譜的戒嚴也不了了之,但時任總統竟考慮以逮捕行動排除政治異己,無疑是南韓民主史上的重大警訊。
爭議性政治人物的代價?
李在明曾任京畿道知事(類似省長),京畿道是環繞首爾的核心地帶,超過1,300萬人口。李在明的支持者視他為挑戰財團、打擊貧富不均的改革鬥士;反對者則批評他濫權、涉貪,甚至指控他擅於操弄民粹、違反選罷法。
無論李在明的政治立場為何,他所遭遇的暴力威脅、國家難以保障其安全的現實(李在明2024年1月釜山遇刺),都使李在明從一位具爭議的候選人,轉變為本次大選「風險」的象徵,引發各界對南韓民主未來的深切憂慮。 (相關報導: 不想成為「青瓦台魔咒」下一人?李在明提議修憲允許連任,南韓總統候選人否認自己「親中」 | 更多文章 )
各地選舉暴力層出不窮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的政治暴力事件不僅針對李在明,南韓各地都傳出競選人員遭到襲擊的暴力案件。《京仁新聞》報導,25日城南市盆唐區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襲擊金文洙的兩名女性競選工作人員。《NoCut News》指出,19日,一名50多歲的男子毆打李在明的競選工作人員,隨後遭到警方逮捕,兩位工作人員瘀青輕傷;15日,一名60多歲的男子襲擊金文洙的競選官員,同樣遭到逮捕。《慶北新聞》報導,大邱警方26日逮捕一名20多歲的男子,他開車襲擊一位共同民主黨的競選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