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飆漲惹禍,洩密個資竟成索命符!「冷錢包」擋不住「扳手攻擊」:加密貨幣高管淪為綁架新目標

2025-05-27 16:00
2024年11月21日。在韓國首爾的Bithumb加密貨幣交易所休息室,一名員工在看顯示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價格的電子看板。(AP)
目錄

5月13日清晨,巴黎一處時尚街區傳來驚恐尖叫聲。三名蒙面男子在街頭公然持械,試圖將一名加密貨幣公司高管的女兒和其家人強行塞進偽裝成送貨車的白色麵包車。這場驚險的綁架未遂案,成為近期全球針對加密貨幣圈人士暴力犯罪浪潮的最新案例。

受害女子的父親,是法國加密貨幣交易所Paymium的執行長。當天,三名歹徒持防狼噴霧與疑似槍械襲擊她及家人,所幸她的丈夫英勇抵抗,鄰居也及時協助,最終阻止了綁匪。事發過程中,女子丈夫頭部遭棒擊血流如注,鄰居抱走年幼孩子,其他居民也紛紛出手協助。綁匪見勢不妙,趕緊跳上麵包車逃逸。

這起事件並非孤例。隨著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價格飆升,相關產業高管及其家屬近年成為犯罪集團的新目標。據法國政府及業界專家指出,過去數月內,法國已發生至少五起與加密貨幣相關的綁架案,全球範圍內更有數十起記錄在案。受害者不僅遭暴力脅迫,甚至有案例出現切斷手指等殘忍手法,索求數百萬美元等值加密貨幣贖金。

「扳手攻擊」:現實暴力成新威脅

《華爾街日報》指出,加密貨幣富豪過去面臨的是網路駭客的攻擊風險。許多投資者為了防駭,將資產儲存在離線實體錢包(亦即所謂「冷錢包」),提升遠端盜竊難度。然而現實世界的「扳手攻擊」——也就是用簡單工具或暴力,直接脅迫受害者交出資產——卻繞過了這些數位防線。

比特幣安全公司Casa聯合創辦人詹姆森·洛普(Jameson Lopp)指出:「雖然許多人已將安全防護做到極致,但只要你夠有名,就得擔心現實世界的威脅。」

這波犯罪潮的背後,除加密貨幣價值大漲外,個資外洩也推波助瀾。近期,Coinbase爆發個資外洩,多達9.7萬名用戶的住址與帳戶資訊遭竊,疑似有內部人員涉案並遭到2000萬美元勒索。此外,Ledger、Kroll等公司也曾遭駭,數十萬名用戶個資流入黑市,成為犯罪分子鎖定受害者的利器。

網路炫富與個資外洩 遭犯罪集團鎖定

多起案件顯示,受害者往往是加密貨幣界知名人士,或在網路高調炫富。例如,法國知名網紅「Teufeurs」德斯諾斯(Killian Desnos)去年8月就因父親遭假冒快遞員綁架,被迫支付贖金。德斯諾斯事後坦言:「在網路上炫富不是好主意。」

加密貨幣圈人士現已紛紛將社群帳號設為私人、刪除公開資料,甚至擔憂連家人安全也受威脅。Paymium襲擊案後,公司呼籲政府放寬個資揭露規範,認為一旦資料外洩,客戶及家屬都將面臨巨大風險。

暴力犯罪升級 法國企業家信心動搖

今年1月,法國加密錢包公司Ledger聯合創辦人戴維·巴蘭德(David Balland)與伴侶在家中遭持槍綁架,綁匪甚至砍下其一根手指勒索贖金。警方最終支付部分加密貨幣贖金後,成功救出人質,並利用泰達幣(Tether)的凍結機制追回大部分資金。

然而,這些暴力事件已讓法國加密圈企業家對本國治安信心大減。Ledger另一位創辦人拉爾舍韋克(Éric Larchevêque)在社群媒體上直言,法國正面臨「墨西哥化」風險,質疑當局是否還有能力保護創業家與其家人。

法國內政部近期已召集加密產業高層,討論加強安全措施。警方發現,犯罪集團常利用Telegram、Signal等加密通訊軟體招募年輕人執行綁架,並遠端操控犯罪行動。內政部長勒塔約(Bruno Retailleau)表示,近期多起案件可能彼此相關,警方正積極追查幕後組織。 (相關報導: 置身美中角力核心,越南的竹子外交能撐多久?經濟紅利觸頂+美中夾殺:蘇林如何帶領越南挺過全球風暴 更多文章

網路安全專家警告,駭客現已能透過交叉比對公開資料、付費數據庫及社群平台,精準鎖定加密貨幣持有者的真實身份與住址。一旦個資遭竊,受害者不僅面臨網路詐騙,更可能遭遇「人肉」威脅與現實暴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