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來,有誰比羅大佑更懂北漂的無奈?10首音樂教父經典歌,〈鹿港小鎮〉現在聽也超有感

2018-11-01 10:31

? 人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之乎者也

「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都曾經這麼說,現在看看我們的青年他們在講什麼…」

此首歌收錄於羅大佑的第一張專輯,同時也是專輯的名稱。「之乎者也」典故出自於宋朝趙匡胤的故事,諷刺文人只會墨守成規、咬文嚼字。而此曲的年代正值民歌鼎盛時期,當時就有人認為,民歌不過是一群大學生自命清高的無病呻吟,羅大佑便藉此諷刺這些愛好風花雪月、不食人間煙火的年輕人,對社會毫無貢獻。

但其實羅大佑於歌中還隱藏了更深的意涵,其批評當時教育制度以及政治戒嚴,阻撓了青年的思想與言論自由。有趣的是,此張專輯發行之時,為諷刺當局出版審查的制度,原本的專輯文案為「歌曲審查之,通不通過乎,歌曲通過者,翻版盜印也」,想當然不會通過,只好潤飾成「眼睛睜一隻,嘴巴呼一呼,耳朵遮一遮,皆大歡喜也」,縱使如此聽起來依然諷刺感十足!

鹿港小鎮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繁榮的都市,過渡的小鎮,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鹿港小鎮》在推出之時,便受到極大的關注,直至今日依然是所以離鄉遊子們的主題曲。這首歌的靈感起源於有一次羅大佑去修機車,維修工人告訴羅大佑,他從鹿港老家偷了兩萬塊錢來台北打天下,結果錢和朋友吃吃喝喝用光了,卻一事無成,只好以修機車為生,無臉回家。

而曲中也藉由愛情、親情、鄉景的變遷帶出了現代化對故鄉回憶的衝擊,以及遊子們迷失於紙醉金迷的世界,面對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無顏返鄉,僅能在都市的一角苟活。然而現代與繁榮本是把雙面刃,在改變後帶來的結果是好是壞似乎依然是人們無法衡量的…

亞細亞的孤兒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

「亞細亞的孤兒」本是台灣作家吳濁流的日文長篇小說,訴說了台灣人身分認同的錯亂,有如孤兒般悲哀。而羅大佑創作同名歌曲時,副標為「紅色的夢魘,致中南半島難民」,再加上也是電影《異域》的主題曲,多數人便認為是在描述泰緬孤軍的處境。直到三十年後,羅大佑才承認,當時是在影射中美斷交下的台灣人,副標只是為應付出版審查。

歌詞「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似乎也隱喻寫出台灣在過去所受到不同統治者的蹂躪迫害,卻依然得獨自面對成為國際孤兒的處境,而整首歌在嗩吶與軍樂鼓的背景樂下,越顯台灣處境的悲壯…

現象七十二變

「黃花崗有七十二個烈士,孔老夫子有七十二個弟子,孫悟空的魔法七十二變,我們又等到民國七十二年…」

《現象七十二變》描述了社會轉型下,年輕人心中的迷惘、憂鬱與痛苦。歌詞中有許多對社會現象的敘述,甚至加入了當時的時事梗,其中「有人在黑夜之中槍殺歌手」,便是暗示當年高凌風在高雄秀場表演後,因合約糾紛,在秀場外被開槍射傷一事。而前四句歌詞,分別提到了歷史中的四個「七十二」,也與後面的歌詞形成了新、舊的對比與衝突,彷彿是羅大佑在發出人心不古的感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