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客運業正面臨嚴重駕駛荒,根據交通部公路局統計,截至目前全台客運駕駛缺口超過600人,近半年已有9條一般公路客運路線因人力不足停駛,雖均有替代運輸方案未影響民眾基本搭乘權益,但已反映出營運壓力持續升高。公路局為此擴大補助措施,最高可提供超過21萬元補助,鼓勵更多人投入大客車駕駛行列。
台灣1產業「月薪10萬超缺工」!3大原因沒有人要做
根據《ETtoday》報導,客運業缺工第一個主因是退休潮與世代斷層。疫情後原有駕駛流失,加上大量資深駕駛陸續退休,補人速度遠遠跟不上人力流失,使得結構性缺工持續擴大。儘管政府與業者推出補助與培訓方案,實際投入的年輕人仍寥寥可數。
其次,市區公車的招人條件優於國道客運。市區公車不需深夜值班、工作時間較穩定,地方政府也有提供加薪補助,像是雙北每月補助8,000元、高雄甚至達1萬元,國道客運即使調薪也難以和市區競爭,導致徵才困難。
第三個原因則來自工作性質與職場壓力。統聯與國光客運皆表示,國道駕駛需面對長時間駕駛與交通風險,加上乘客投訴壓力,使得不少年輕人即使接受培訓,也只短暫任職半年到一年,隨後轉行外送、計程車等工作,尋求更自由與彈性,進一步加劇人力流動。
薪資上看10萬仍難招人 連假增班力不從心
報導指出,目前國道客運業者雖已普遍調整薪資,多數路線薪資落在6.5萬至7.5萬元區間,部分熱門機場路線甚至喊出月薪8萬至10萬元,但仍難解缺人困境。統聯表示,因缺人問題嚴重,駕駛缺額已逼近兩成,連假或假日臨時加開班次的能力也因此受到限制。
國光客運也坦言,即使國道業者自行調薪,但與市區補助待遇差距仍在,且人力短缺現象從北到南普遍存在。雖然政府有提供轉任補助與訓練計畫,但目前看來多半僅具短期效果,缺工問題仍未根本改善。
政府加碼補貼 最高補助逾21萬元盼穩定人力
為因應人力不足,交通部公路局已於今年4月10日修正《公路公共運輸營業大客車駕駛擴大徵才就業獎勵方案補助作業要點》,將補助期限延長至115年2月28日,並提高補助金額。以小客車駕照轉訓為例,若符合相關條件,訓練加就業期間最高可領補助超過21萬元。
公路局強調,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及客運業者合作,密切掌握人力狀況,並適時檢討補助政策,希望透過誘因設計吸引更多人長期投入客運產業,協助產業穩定發展,也保障民眾基本交通需求不受影響。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