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日宣布,在白宮設立新辦公室,專責振興美國軍用與商用造船產業,坦言該產業現已深陷困境,亟需重整。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史密斯(Eric M. Smith)也罕見直言,美國造船產業規模已跌至歷史谷底,甚至全面落後於中國。
美國造艦實力遭點名「遠遜中國」
根據《美國之音》(VOA)報導,美國海軍雖持續強調擴張艦隊的重要性,但現實卻是新船建造遠趕不上退役速度。2023年度預算僅編列6艘新艦艇建造經費,同時卻報廢15艘艦艇,淨減9艘;2024年度則情況更嚴峻,雖然計畫建造6艘新艦,但預計退役19艘,艦隊將再縮減13艘。
產業鏈崩解 造船能力剩「一半」
美國軍工巨頭之一、BAE系統公司船舶修理部副總裁布拉德·莫耶(Brad Moyer)坦言:「我們的營運能力大約只有過去的一半。」
Fairbanks Morse防務公司執行長威迪爾(George Whittier)也示警,產業鏈流失已成重大隱患。「美國原應擁有兩家發動機供應商,但如果海軍每年只建造6艘艦艇,那麼連一家發動機供應商都難以維持,更別說兩家了。」
威迪爾補充,過去數千家相關供應商已倒閉,連帶導致大規模裁員潮。即便是產業領頭羊之一的BAE,其位於西岸的造船廠2023年仍因訂單銳減裁員近300人。
在東岸諾福克(Norfolk),目前海軍待修艦艇數量不到30艘,與十年前的44艘相比明顯銳減,導致約六成員工被迫放無薪假。
二戰擁萬艘艦艇 如今剩85艘
美國最大軍艦製造商之一亨廷頓英格斯工業公司(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執行副總裁威爾金森(Kari Wilkinson)指出,二戰期間美國海軍艦艇一度達到1萬艘的高峰,現今卻僅存約85艘,「一旦發生緊急情況,與實力相當的對手發生衝突,我們運送所有物資、裝備和部隊渡海的能力就會受到很大限制」。
她也警告,中國造船規模遠超美國,美國每年只能造約5艘商船,但中國一年可建造超過1000艘,「他們只有一個造船廠,但比我們所有造船廠加起來還要大」。
大型貨櫃船幾乎全由中國製造
知名軍事觀察粉專「老波 the No-Filter Generalist」也在臉書發文指出,美國造船業在全球市佔率已跌至僅0.2%,其中商用船舶更僅占全球造船市場的0.14%。大型貨櫃船方面,美國幾乎完全喪失製造能力,「95%以上皆由中國承造」,美中之間的差距已非單靠預算即可彌補。
綜合來看,無論是造艦總量、產業鏈完整性、還是實際交船速度,美國造船產業均落後中國一大截。川普選擇在此時成立新辦公室介入,顯示美方高層已警覺到造艦落後對國防與經濟戰略的潛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