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鍋之王」股價跌破4塊!靠台灣1特點曾暴賺215億,被海底撈打趴了

2025-03-16 13:06

? 人氣

「小火鍋之王」呷哺呷哺股價跌破1港元(約新台幣4.2元)。(圖/翻攝自微博)

「小火鍋之王」呷哺呷哺股價跌破1港元(約新台幣4.2元)。(圖/翻攝自微博)

曾經風光無限的「小火鍋之王」呷哺呷哺,如今卻陷入經營困境,股價更是跌破1港元(約新台幣4.2元),正式步入「仙股」行列。自2014年在香港上市以來,呷哺呷哺一度創下26.9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22.4億元)的市值巔峰,但如今卻僅剩1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5億元)左右,市值大幅縮水,令人唏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曾是「連鎖火鍋第一股」,如今股價跌破1港元

近日,呷哺呷哺公司發出盈利警告,不僅股價跌破1港元,2024年度虧損也進一步擴大,營運壓力加劇,市場對於這家曾經穩坐中國火鍋龍頭的企業未來走向產生極大疑慮。

昔日霸主如何崛起?從珠寶商到小火鍋之王

呷哺呷哺的創辦人賀光啟1992年遠赴北京經營珠寶生意,後來洞察到速食餐飲市場的龐大潛力,於是轉戰餐飲業。

歷經兩年市場研究與產品研發,他於1998年將台灣風靡一時的小火鍋模式引進中國,開創了「吧台式小火鍋」的全新商業模式,這個策略讓呷哺呷哺迅速打響名號。

2014年,呷哺呷哺正式登陸港交所,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連鎖火鍋品牌。短短幾年間,店鋪數量迅速突破1000家,營收也從2014年的22.02億元(約新台幣10億元)飆升至2018年的47.34億元(約新台幣215.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1%,淨利潤更是增長至4.63億元(約新台幣21億元),風光無限。

2021年起陷入虧損,為何從巔峰跌落?

然而,好景不長,自2019年開始,呷哺呷哺的盈利能力開始衰退,2021年更是首次出現年度虧損,標誌著衰退期的開始。根據2024年上半年財報,集團半年虧損已達2.7億元(約新台幣12.2億元),超過2023年全年虧損,情況不容樂觀。

業界分析指出,呷哺呷哺的困境主要來自兩大因素:

市場競爭激烈,消費習慣轉變

隨著中國餐飲市場高度內卷,火鍋品牌層出不窮,低價高性價比的競爭對手如海底撈、巴奴等品牌迅速瓜分市場,使得呷哺呷哺的品牌優勢不再明顯。

高端轉型受挫,定價過高難吸客

為提升品牌形象,呷哺呷哺近年積極開發高端品牌「湊湊」,但定價策略卻引發市場質疑。高客單價使得翻桌率下降,消費者熱情減退,導致營收進一步受挫。

降價自救仍無法扭轉頹勢?

面對業績持續惡化,呷哺呷哺在2024年中宣布全面降價,試圖挽救下滑的業績。然而,業界普遍認為,即使降價,仍無法確保業績回暖,因為品牌核心競爭力已大不如前,消費者早已被更具吸引力的競爭品牌分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瑩真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