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企業對可持續發展、企業社會責任(CSR)及ESG的重視日益增強。為此,香港中文大學12日舉辦「第9屆可持續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傳播論壇」,論壇召集人、企業社會任傳播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副主任吳世家表示,盼通過探究ESG政策、應對可持續發展挑戰的策略,及社會企業和非營利組織在推進可持續發展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可持續生活的集體意識;此外,也強調工作環境的福利與人道待遇,思考個人和組織的互動,培養全面可持續工作模式。
此次論壇有來自香港和台灣的商業領袖、業界專業人士及學者共同參與,針對策略變遷、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多元、平等與包容(DE&I)倡議以及循環經濟框架等議題進行討論。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朱順慈教授表示,論壇圍繞著關於思維方式和可持續發展的新主題,強調了變革思維和可持續行動的重要性。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則在論壇演中,以「ESG披露和評級:通過可持續投資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為題發表講說。

盧永鴻強調,促進CSR作為漸進的商業方法有相當的重要作用,使企業和中小型企業(SME)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業界可持續發展實踐經驗部分,凱盈集圑創始人林曉盈以「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商業使命的新航標」為提,在演說中探討專利衛生技術於生活時尚的創新融合,並展示了通過這種融合所實現的可持續發展舉措,她期盼在提供複雜的衛生解決方案的同時,優先考慮可持續性和企業責任價值觀。
Story Wear創辦人陳冠百則以「全球永續時尚趨勢與社會企業經營」為主題發表演講,強調了品牌結合時尚、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影響的獨特方式;她也以Story Wear榮獲台灣創新社會企業特別獎為例,就企業如何在可持續發展的時尚市場中脫穎而出提出見解。Redress循環時尚計劃總監Aurianne Ricquier則在「循環時尚」演講中詳細介紹了通過創新的服裝重複使用、轉售和回收計劃減少消費後紡織品廢物的策略。
Aurianne Ricquier強調,她將致力於將服裝生產和消費實踐轉向更可持續的未來。國泰航空人事部D&I主管Sonal Chugani女士在關於「應對阻力:推動多元、公平與共榮變革的心態與觀念」的演講中,深入探討日益極化和抵抗中維持DE&I進展的複雜性,她分享有效管理對DE&I倡議的多元觀點和態度的策略,強調了擁抱不同觀點以推動有意義變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