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施壓台積電合資英特爾?三大發展劇本曝光,業界憂「賠了夫人又折兵」

2025-03-13 17:06

? 人氣

台積電股價13日跌至965元,跌幅2.33%,並再度回測年線,市場認為,短期內,台積電如何平衡自身利益與美國政府壓力,將是股價能否反彈的關鍵。(資料照,蔡親傑攝)

台積電股價13日跌至965元,跌幅2.33%,並再度回測年線,市場認為,短期內,台積電如何平衡自身利益與美國政府壓力,將是股價能否反彈的關鍵。(資料照,蔡親傑攝)

台積電(2330)近來動作頻頻,除了宣布千億美元投資美國,外媒更爆料正計劃與輝達(NVIDIA)、超微(AMD)、博通、高通等大廠聯手,共同經營英特爾(Intel)的晶圓代工事業。然而,市場對此反應不一,台積電股價13日回測年線,收在965元,跌幅2.33%。投資人憂心,若台積電投入這項合作,未來恐面臨哪些挑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積電為何要考慮與英特爾合作?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川普政府希望加速晶片製造回流,台積電已向美系大客戶提出合作計畫,擬組成合資企業,攜手英特爾經營晶圓製造業務。消息指出,台積電的持股比例可能不超過50%,以避免過度介入英特爾的業務運作。

業界普遍認為,這項計畫若成真,將影響晶圓代工市場格局,甚至改變台積電的商業模式。但目前仍有許多未知數,包括技術外流風險、訂單轉移問題,以及美國政府的實際支持力度。

三大發展劇本,哪一種對台積電最不利?

劇本一:美國政府強力推動

台積電被迫協助英特爾提升產能此情境下,台積電需在技術與產能方面協助英特爾,確保其晶圓廠達到一定水準,滿足輝達、超微等大客戶的需求。然而,這不僅可能導致技術外流,還可能影響台積電自身的訂單分配,台灣及美國廠區都可能遭受衝擊。業界認為,此劇本發生機率最高

劇本二:技術授權模式,英特爾自行擴展市場。

若台積電僅提供技術支援,不直接參與管理,英特爾仍需自行競爭市場訂單,短期內,台積電不會立即受影響,但長遠來看,英特爾若技術提升,仍可能成為台積電的競爭對手。此劇本雖然可行,但發生機率較低。

劇本三:純投資角色,不干涉英特爾營運

台積電若選擇純投資方式,不參與管理,則可避免技術外流風險,但可能會被市場解讀為「白花錢」,長期來看,台積電可能需要持續投入資金,卻無法有效影響英特爾的發展方向。這種情境發生的可能性最低。

股價跌破關鍵點,10萬股東全數套牢?

台積電股價13日跌至965元,跌幅2.33%,並再度回測年線。根據集保中心數據,台積電股東人數過去一年內大增52.44萬人,其中去年10月以來的新進股東達10.73萬人,如今台積電跌破去年10月1日的972元關卡,意味著這批新進股東若未在高點賣出,恐全數套牢。

市場分析認為,投資人擔憂台積電過度投入英特爾合作案,可能影響公司獲利能力,進而導致股價承壓,短期內,台積電如何平衡自身利益與美國政府壓力,將是股價能否反彈的關鍵。

台積電該救英特爾嗎?業界警告:恐動搖市場生態

目前,台積電在晶圓代工市場的主導地位無可取代,與客戶間的中立立場也是關鍵優勢。然而,若介入英特爾代工業務,可能動搖台積電長期建立的「不與客戶競爭」商業模式,影響市場生態。

業界專家警告,晶圓代工產業競爭激烈,台積電與美系客戶關係緊密,若在英特爾案上選擇錯誤策略,可能衝擊多年來建立的信賴基礎。「技術與市場份額可以重新爭取,但企業的商譽一旦受損,恐怕難以修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周育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