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勢力介入下的台灣兩難:若連健康也讓步 恐成國人災難

2025-03-13 17:07

? 人氣

圖說  圖片取自網路

圖說 圖片取自網路

近期,台積電宣布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興建三座晶圓廠和兩座先進封裝廠。此舉被外界視為台積電以及行政院在美國總統川普的壓力下,不得不接受的決策,藉此避免美國對台灣晶片課徵高額關稅,以及維護台美關係。雖然此舉引發外界對於台積電「去台化」的擔憂,也讓台積電被戲稱為「美積電」,屢屢成為電視名嘴的話題。吾等認為,台積電擴大投資海外佈局,短期雖是壓力,然長期來看卻也可視為是企業走向全球化布局的一部分,不僅可以提升台積電的國際競爭力,也是走向全球領先企業的一個過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然而,當我們將視線轉向美方對台灣加熱菸審查的干預時,情況則截然不同,因為這涉及國人健康安全,具備不可逾越的底線。行政院近期再次收到美方壓力,要求儘速讓加熱菸在台上市,衛福部因此直接下令要求國健署,無論如何必須在五月前通過加熱菸上市審查。為此,即便專家審查會議尚未召開,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卻只能「先行預告」:第一支加熱菸審查結果可望在四月審查期限到期時公布。部分媒體也「未卜先知」,大讚這是台灣開放加熱菸以來第一個健康風險評估有結果的案子。

衛福部為讓這場「未審先判」的專家審查會議能依照劇本順利進行,選擇將會議時間安排在週末,要求各專家加班招開,藉由迴避一般工作日上班時段以減少外界耳目;此外,衛福部更評估讓專家審查會議的進行方式,從「共識決」改為「表決」。由於加熱菸無論在人體健康、環境安全上一直存在不少疑慮尚未補正,因此目前參與審查的專家中仍有接近半數的專家仍難以認同。這次衛福部「共識決」改「表決」的意圖,就是希望「一次性抹殺」所有的反對意見。

最令人憂心與無奈的,是政府部門在面對外部壓力時,選擇在國人健康及公共安全問題上讓步,試圖以行政手段干預專家審查機制的行為。這不僅違背科學精神,也是對台灣公共安全及健康風險的嚴重漠視,亦是對台灣人民的不負責任。對於衛福部嚴重干預專家獨立性和專業判斷的行為,吾等深表遺憾。

專家審查應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確保公共健康利益,而非屈從於任何形式的壓力或利益驅使。國健署做為維護公共健康的專業機構,其行政中立性和基於科學證據的審查原則至關重要。只有在不受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專家才能做出客觀、公正的評估,保障民眾的健康權益。行政干預不僅削弱了專家審查的公信力,也可能導致不符合健康標準的產品流入市場,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

我們呼籲政府堅守科學原則,抵制外部壓力,確保加熱菸產品的審查過程公開透明,保障民眾的健康權益。

 (本篇作者為:一位期望對得起台灣的學術工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