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紅兩大AI:Manus跟DeepSeek有何不同?

2025-03-13 16:45

? 人氣

(圖/翻攝manus官網)

(圖/翻攝manus官網)

上周,中國新創企業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宣佈了Manus的「早期預覽版」,稱它是「第一個通用AI代理」,其功能不僅止於聊天機器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該公司共同創辦人季逸超說:「它是一個真正自主的主體……其他人工智慧只是在生產想法,Manus交付成果。」

Manus這個詞是來自拉丁語「Mens et Manus」,意思是「手腦並用」,暗喻「把想法轉化為行動」。

據Manus官網示範,它可以替你分析股票或保單、安排個人化的旅遊行程,還能篩選履歷表、提供線上商店營運數據的洞察報告等等。季逸超形容Manus是「人機協作的下一代範式」,能讓世人一瞥所謂的AGI(通用人工智慧,目標是建立能像人類一樣思考和自學的AI)。

現階段,要試用Manus需先有邀請碼,隨著關注度升高,上周有媒體指二手交易平台有人以5萬人民幣(約合新台幣22.7萬)出售邀請碼。而到了這周,Manus的官方Discord已超過17萬人加入。

Manus跟DeepSeek有什麼不同?

《法新社》(Agence France-Presse)引述雪梨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所學者張越(Marina Zhang)的觀點指,不同於DeepSeek通過开放原始碼建立了廣大社群,Manus現在僅限受邀者使用,且以企業客戶為主要目標,「這種排他性雖然會引起熱議,但也可能阻礙更廣泛的運用。」

另一個不同於DeepSeek的是,Manus似乎並未刻意做政治審查。據《法新社》測試,Manus稱六四事件是「中國政府在北京天安門對支持民主的抗爭者發動血腥鎮壓」,並以六個段落詳述此事。問它中國政府在新疆遭控侵害人權的議題,它也給出全面的回答。

新加坡創投咨詢顧問李江玕認為,這可能是因為Manus聚焦於完成實際的任務,而沒有像DeepSeek和ChatGPT這類聊天機器人一樣,建立更完善的內容控制機制。

各界反應如何?

《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指出,Manus使用者的初步反應有好有壞。印度一位軟體開發人員阿舒托什·什里瓦斯塔瓦(Ashutosh Shrivastava)自稱用過上百種AI工具,「從沒見過」任何類似Manus的模型。

部分用戶表示Manus的速度太慢、時有故障;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電子與電腦工程學者陳怡然(Yiran Chen)則說Manus是「未完成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Manus公司11日在官方微博發文,宣布將與阿里巴巴的聊天機器人「通義千問」團隊合作,以通義的開源模型為基礎,「致力於在國產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實現Manus的全部功能」。

路透社(Reuters)解讀,這可能有助於Manus應對激增的流量並擴大用戶群;對阿里集團而言,則有望在面對DeepSeek等競爭對手時取得優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