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於3月13日正式宣布,前董事會成員兼半導體產業資深人士陳立武(Lip-Bu Tan)將於3月18日接任執行長一職。這一人事變動不僅震撼科技業界,也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英特爾股價在此消息公布後盤後飆升約11%,顯示投資人對於新領導階層的期待。
英特爾面臨哪些挑戰?
英特爾近年來因技術競爭力下降、晶片代工業務受挫,導致市值縮水、營收下滑,甚至在人工智慧(AI)時代落後於競爭對手輝達(Nvidia)及台積電(TSMC)。此外,前任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推動的代工業務(Intel Foundry Services)持續虧損,並面臨拆分的可能性,讓市場憂心英特爾是否能夠重新站穩腳步。
陳立武的背景有何優勢?
65歲的陳立武為資深科技投資人,曾擔任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公司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 Systems)的執行長,並於2021年加入英特爾董事會,擁有豐富的半導體產業經驗。去年8月,他意外宣布辭去英特爾董事會職務,如今短短數月內重新回歸,顯示他對英特爾的轉型計畫極具信心。
英特爾將拆分業務?
市場分析認為,陳立武的回歸可能意味著英特爾將積極推動組織重整,包括拆分晶片設計與晶圓代工部門,讓兩者獨立運作,以提升競爭力。半導體產業專家指出,英特爾目前的代工業務尚未成為市場主流,而拆分計畫若能成功,將有助於吸引更多潛在客戶,提高市場佔有率。
與台積電合作仍有機會?
就在英特爾高層變動前,市場傳出台積電(TSMC)已向輝達(Nvidia)、超微(AMD)和博通(Broadcom)提案,計畫共同投資英特爾的晶圓代工部門。這一舉動被視為台積電試圖介入英特爾代工業務,進一步擴展全球市場。然而,英特爾與台積電在技術上仍存在極大差異,未來是否能達成合作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