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兩會 文章列表
#
兩會
約 39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國內
兩岸
海基會拋兩會協商「架構兩岸新關係」,秘書長羅文嘉透露談判「2大底線」
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呼籲大陸海協會共同協商「架構兩岸新關係」。大陸國台辦重申,只要回到「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上,承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兩會對話溝通機制就能重啟。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則向《風傳媒》表示,有2件事情是台灣的「底線」與「核心利益」,包括「中華民國台灣的主權」、「中華民國台灣民主自由的制度與生活方式」。海基會6日下午召開董監事會聯......
楊騰凱
2025-06-23 14:33
海基會
吳豊山
九二共識
新聞
政治
國內
兩岸
藝文
大國博弈
VIP
台海解碼》中共對台「新兩會」成形!藝文界大咖齊聚北京,民進黨政府為何獨挑旺中出手?
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剛落幕,兩岸政治引信隨之點燃。由於旺旺集團總經理蔡旺庭一席「祖國」與「中國台灣」的致詞,陸委會痛批該發言「附和中共對台統戰宣傳作為,損害我國家主權,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給予最嚴厲的譴責」,並將檢視有無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而《中國時報》也不甘示弱,以強硬聲明回應,強調根據《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台灣、大陸同屬一......
張鈞凱
2025-06-03 08:50
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
兩岸媒體人峰會
蔡旺庭
新聞
政治
國內
兩岸
海陸兩會大戰?吳豊山爆料兩岸有人傳話!邱垂正卻斥「不能密室協商」
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今日在立院答詢時大爆料,指「兩岸傳話管道暢通」。不過陸委會主委邱垂正隨後表示,「兩岸之間不能有密室協商」,也沒有授權傳話。吳豊山也澄清說,中央政府沒有人授意他傳話。吳豊山今日在業務報告時透露,兩岸對話雖然中斷,但傳話管道暢通,台灣方面共有3種類型的傳話人士,包括台商、研究兩岸的專家學者,以及我政府過去涉及兩岸事務的高官。國民黨籍立委徐欣瑩質......
楊騰凱
2025-05-21 12:29
海基會
吳豊山
陸委會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一國兩制不再是主旋律?王毅這舉動透露北京對台想法變了 這時間點將有動作
中國大陸今(2025)年「兩會時刻」結束,但相關議題效應仍在延燒。大陸外長王毅7日在全國人大會議外交主題記者會上,強調「台灣地區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10日舉行的大陸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毛寧進一步闡述,「聯合國秘書處法律事務辦公室官方法律意見明確指出,『台灣作為中國的一個省沒有獨立地位』。這是聯合國的一貫立場,均有案可查。」
張鈞凱
2025-03-20 08:40
一國兩制
中國台灣省
一國一制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張俊華觀點:2025 中國兩會,進入垃圾時間的是政治不是經濟
人們之所有對這次中國兩會有所期待,這是因為整個世界處在一個動蕩時期,而人們多少希望中國不要因為自己的問題而使得本來不穩定的世界格局更加不穩定。相反,大家都希望這個經濟第二號大國至少在經濟上能穩定格局。從中國國內來說,這次兩會是習近平第三任的下半場劇目的開始。這不僅將決定習近平自己的政治生涯,也決定了今後整個中國的走向。
德國之聲
2025-03-14 07:00
張俊華
德國之聲
中國兩會
新聞
兩岸
北京觀察》從消費降級到中美關稅戰 學者:中國大門反而「越關越緊」
大陸兩會匆匆落幕,會後相關政策如何落地引發各界關注。今年大陸兩會政府工作報告貫穿全文就一個主題「消費」。但「消費降級」目前已經成為大陸民眾的普遍共識。
田暢
2025-03-13 18:54
田暢
兩會
中國
新聞
政治
兩岸
財經
北京觀察》台積電大手筆投資美國 國台辦透露弦外之音:「美積電」絕非杞人憂天
大陸兩會匆匆落幕,本屆兩會也是備受外界關注,包括昨日人大閉幕會上中共政治局委員趙樂際缺席也引發了外界對中國政情的猜測。在今年兩會上,相關涉台內容並不多,尤其是直到昨日人大閉幕會上也未見北京當局修訂《反分裂國家法》的內容,一時間兩岸局勢的前景引發兩邊民眾的擔憂。
田暢
2025-03-12 23:36
北京觀察
兩會
田暢
新聞
兩岸
商業
北京觀察》下班不羞恥!中國兩會整治「內卷式」加班 大疆、美的等企業推動「休息改革」
在今年全國大陸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整治「內卷式」競爭問題,當中提到了對於一些用人單位無法按照正常工作時間保證員工休息的問題,包括在9日下午舉辦的人大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大陸人社部部長也對此提出「內卷式」競爭不利於行業健康發展的問題。
田暢
2025-03-11 16:57
北京觀察
加班
996
新聞
兩岸
財經
解析》李強政府工作報告有「6大變化」 瑞銀:A股、AI、電動車和家電可能受惠於兩會政策
中國大陸2025年全國兩會閉幕,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在10日發布的分析報告指出,今年兩會傳遞出的訊息基本符合預期,但報告同時點出李強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有「六大變化」,與去年有顯著差異。
兩岸中心
2025-03-10 16:51
李強
兩會
中國經濟
新聞
兩岸
北京觀察》大陸兩會民生議題聚焦「房地產、養老與就業」政策 政府「言多於行」
在大陸兩會即將結束之際,9日下午在梅地亞新聞中心舉辦了兩會人大民生主題的記者會,該場記者會為今年兩會最後一場主題記者會,來到現場參加的媒體記者人頭攢動。原定下午三點的記者會,不少媒體同行提前2個小時就來排隊,可見民生議題在今年兩會上僅次於大陸外交議題。
田暢
2025-03-10 15:36
兩會
中國人大
王曉萍
新聞
政治
兩岸
軍事
北京觀察》陸國防部回應軍費增長與涉台議題 吳謙強硬反擊台獨挑釁
大陸國防部發言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吳謙9日回應有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大陸軍費的增長和涉台議題。
田暢
2025-03-10 14:44
兩會
中國人大會議
吳謙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紐時》解讀中國政府工作報告:5%的成長目標,究竟意味著什麼?
中國領導人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再次承諾「大力提振消費」,政府的預算和年度工作報告則為今年的經濟設定了5%的成長目標。不過在樂觀氛圍之下,《紐約時報》批評中國政府「少有具體措施」、「缺乏具體細節」、「也沒有表示會拿出多少資金」。
國際中心
2025-03-09 17:42
中國經濟
2025中國兩會
美中貿易戰
新聞
兩岸
財經
北京觀察》趙樂際2025年人大工作報告:推動AI、民營經濟法與金融穩定法
中共政治局委員、大陸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做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對今後一年任務指出,已預安排審議34件法律案,包括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金融法、金融穩定法等。
田暢
2025-03-08 14:31
北京觀察
田暢
中國兩會
新聞
兩岸
北京觀察》泛國安化!大陸最高檢與最高法報告:懲治台獨勢力,未見《反分裂國家法》修訂
大陸兩會即將結束,在3月8日上午人民大會堂進行了第二場全體會議。大陸最高檢、最高法相繼發布有關報告,其中涉及「臺獨分裂勢力」的內容備受外界高度關注,最高檢檢察長應勇、最高法院院長張軍出席並發言,中共政治局委員趙樂際發表了過去一年人大工作的報告。
田暢
2025-03-08 14:26
北京觀察
田暢
台獨
新聞
政治
兩岸
北京觀察》戰狼外交退場?王毅揭大國博弈戰略:藉台灣生事就是日本找事
大陸兩會中最引發矚目的外長記者會7日上午拉開帷幕。整場記者會持續近一個半小時,不少媒體同行提前近5個小時排隊,會議廳開門近3分鐘早已人滿為患。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擔任記者會的主持人之一,而歷屆大陸外長記者會都會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對於今後一年觀察大陸外交策略如何走向也十分重要。
田暢
2025-03-07 23:02
王毅
兩會
中美關係
風生活
即時
侯佩岑打頭陣!央視喊轉發「中國台灣必歸」,百位藝人超聽話:唯一稱謂中國台灣省
中國2025年全國兩會進入關鍵階段,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記者會上再度強調「一個中國原則」,直指「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今後更絕無可能,台灣唯一稱謂是中國台灣省」,該言論迅速在中國社群平台微博發酵,官方媒體《央視新聞》更發起「中國台灣必歸」宣傳活動,數百位大陸藝人同步轉發貼文,引發關注。
周育信
2025-03-07 16:46
中國台灣省
央視
中國
風生活
即時
兩岸
被問「2758決議沒說明台灣主權?」王毅暴怒:台獨如螳臂擋車,中國終將統一
中國全國兩會期間,外交部長王毅於今(7)日舉行國際記者會,回應多項國際與區域議題。其中,當被問及聯合國2758號決議是否未明確規範台灣主權時,王毅嚴詞駁斥,強調「台灣地區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並批評任何試圖挑戰該決議的論調皆是「挑釁中國權威」,強調「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
周育信
2025-03-07 11:21
中國
兩會
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新聞
國際
兩岸
川普奉行「美國優先」政策 王毅:大國應承擔起國際義務,不能恃強凌弱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奉行「美國優先」政策,美中大國博弈升溫,中國外交部長王毅3月7日在兩會外長記者會上回應中美問題時說,大國應承擔起國際義務,不能唯利是圖,更不能恃強凌弱,並稱只有心懷「大家」,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兩岸中心
2025-03-07 10:45
王毅
中國
兩會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風評
科技
商業
經濟
AI
風評:「拚經濟」穩坐中國兩會C位
在台灣沉浸於台積電大規模投資美國引發的論戰,以及搶當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國會演講的吃瓜群眾時,2025年中國大陸的「兩會時刻」就此展開。其中以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全國人大會議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最為關鍵,體現了接下來一年中國大陸傾全國之力要完成的發展任務與目標。
主筆室
2025-03-07 07:20
2025中國兩會
政府工作報告
李強
新聞
兩岸
財經
北京觀察》中美貿易戰升級 王文濤:大陸擴大外資准入與加強貿易出口策略
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今日(3月6日)舉辦了第二場記者會,聚焦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大陸經濟增長、人民幣貶值及美中關稅戰。大陸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財政部長藍佛安、商務部長王文濤、大陸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大陸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同時出席了此次記者會。
田暢
2025-03-06 22:50
兩會
田暢
北京觀察
新聞
政治
兩岸
貿易、科技與台灣!美中台「3個T」天秤傾斜 張五岳:北京將加強運用台灣
2025中國兩會於日前正式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針對報告內容,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分析指出,中國重大經濟指標及對台論述都在預料之內,跟去年相比只增加了兩個不同,包括加強反獨力道、促融促統工作。
許詠晴
2025-03-06 20:00
國策會
張五岳
中國兩會
新聞
兩岸
北京觀察》兩會涉台報告「行禮如儀」 學者:和戰之鑰在北京手上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發表的政府報告中涉台闡述引發兩岸官民熱議,不少大陸民族主義者認為「這是大陸再一次向台獨宣戰」,而一些官場觀察人士指出,「涉台內容雖字數寥寥,但相關闡述符合未來一年對台工作基本方向」。
田暢
2025-03-06 19:14
北京觀察
田暢
李強
新聞
政治
中國對台施壓拯救經濟?學者分析李強報告「反獨」仍是未來重點
2025年中國全國政協、人大「兩會」分別在3月4、5日於北京拉開序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公布政府工作報告,他指出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等複雜嚴峻形勢,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健,並宣布今年經濟成長目標定在5%左右、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2%。國策院執行長王宏仁今(6)日認為,雖然報告是老調重談,但「反獨」仍會是中國接下來的重點,其中報告裡多次提到「消費」、「開放」,也與台灣也息息相關,中國將施壓台灣開放兩岸經貿交流。
許詠晴
2025-03-06 17:07
王宏仁
國策院
習近平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軍事
科技
經濟
北京發出川普上台後最強烈言論:如果美國想要戰爭,怎麼打我們都準備戰鬥到底!
中國警告稱,已經做好準備與美國打「任何類型」的戰爭。在此之前,中國剛剛對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總統不斷加碼的關稅作出了反擊。
BBC News 中文
2025-03-06 11:27
美中關係
美中貿易戰
美中科技戰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軍事
科技
經濟
AI
中國兩會2025看點:經濟成長維持5%、發債刺激國內消費、推動「人工智慧+」
中國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會議(即俗稱的「兩會」)從週二(3月4日)起正式舉行。
BBC News 中文
2025-03-05 20:00
中國經濟
2025中國兩會
DeepSeek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我們只是小人物,幹不過時代」中國再迎「最難就業年」,兩會聚集就業問題
中國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即「兩會」)週二(3月4日)在北京拉開帷幕。促進就業相關提案在預熱階段即吸引大量關注。
BBC News 中文
2025-03-05 10:19
兩會
中國經濟
美中貿易戰
新聞
政治
軍事
共軍加大灰色襲擾強度 顧立雄曝國軍應處:中國兩會後仍將持續採同樣手段
中共近年對我襲擾越來越頻繁,上周更無預警宣布在高雄外海劃設操演區,並宣稱進行實彈操演,加上近期屢屢有中資權宜輪拖斷我海纜,顯見中共在灰色地帶襲擾力道越來越大,在前提下,軍方是如何評估?
張曜麟
2025-03-04 19:37
顧立雄
灰色侵擾
共軍
新聞
兩岸
軍事
北京觀察》大陸兩會首場人大記者會 國防預算、地方債務和中美關係成焦點
大陸兩會首場人大記者會於人4日中午12時舉行,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全國人大發言人婁勤儉就大陸國防開支預算、中美貿易關係、川普關稅戰等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田暢
2025-03-04 17:41
北京觀察
田暢
國防預算
新聞
兩岸
財經
北京觀察》兩會熱點:AI、銀髮經濟與兩岸關係成大陸政協焦點
大陸兩會首場政協中外記者會閉幕,曾任大陸國臺辦主任的劉結一第二度擔任政協新聞發言人。首場記者會持續近70分鐘,其中60分鐘都是大陸官媒提問,在僅在尾聲時留給港媒和兩個親北京的外媒提問。
田暢
2025-03-03 18:25
兩會
劉結一
中國政協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美中關稅戰之下,中國兩會的經濟目標有哪些看點?
中國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全國人大及全國政協)自週二(3月4日)開始在北京登場,期間將由總理發布「政府工作報告」,並提出年度經濟成長目標。
德國之聲
2025-03-03 14:00
2025中國兩會
美中關係
美中關稅戰
新聞
兩岸
北京觀察》中國兩會拉開序幕 異議人士「被維穩」境內記者經政治審查
中國十四屆全國政協、人大會議將於3月4日和5日分別舉行,隨著各地加強「二次進京安檢」和「護路隊」(在一些主要路口和鐵路沿線的維穩單位)及進京快遞二次審查的實施,這場觀察中國政治動向的會議即將拉開帷幕。
田暢
2025-03-03 13:40
中國人大會議
中國政協
兩會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中國兩會預期目標:人口、就業率、GDP 5%成長與「中國製造2035」?
中國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即「兩會」)將在下周召開。
BBC News 中文
2025-03-02 10:20
中國
北京
全國兩會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朝平觀點:當務實的台獨工作者長期濫用大陸的善意
農曆春節前,大陸文旅部宣布將開放上海、福建團客赴台旅遊,並擬派出踩線團來台。不料,陸委會幾度扮演攔路虎,堅決不同意,主張先經「小兩會」協商。部分旅遊業者因此看衰今年內兩岸會相互開放觀光。
陳朝平
2025-02-27 06:40
陳朝平
陳朝平觀點
兩岸關係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塑造祖國必然統一大勢」?中共對台工作會議出現新表述,王滬寧拉高層次強調「這1招」
中共2025年兩會召開在即,25日至26日先在北京舉行對台工作會議。身兼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並講話。此次會議首度提出要「塑造祖國必然統一大勢」,王滬寧並強調「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
兩岸中心
2025-02-26 21:24
王滬寧
王毅
中央對台工作會議
新聞
兩岸
北京觀察》反分裂國家法20周年 兩會前夕大陸高檢再喊「懲治台獨」和惡性重大犯罪
大陸兩會召開在即,多地相繼進入兩會時間。在各地所有進京列車和各個高速入京檢查站也開啟了「二次安檢」措施,北京各大火車站和訪民集中地區,各省駐京辦也開始各類「攔訪」活動,嚴防政治安全事件發生。
田暢
2025-02-26 18:30
田暢
北京觀察
台獨立場
新聞
國際
兩岸
北京觀察》美中關係與大陸兩會:川普回歸白宮對中美關稅戰的衝擊
大陸將於3月4日到14日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大)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政協),也就是所謂「兩會」。本届兩會再次迎來川普第二任期之内在中美關稅站的影響下召開,外界除關注未來一年大陸經濟增長目標外,美中關係,台海局勢、青年失業問題成焦點。
田暢
2025-02-26 18:28
貿易戰
國際局勢
關稅
新聞
政治
兩岸
北京觀察》擴大開放赴台旅遊 朱鳳蓮:賴政府卡關恐無從談起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2日上午主持蛇年春節後首場例行記者會,回應上海台辦官員參加北市燈節遭拒時強調,民進黨干擾兩岸關係發展和兩岸交流合作的正常秩序,不得人心,應予譴責;朱鳳蓮並對陸委會聲稱「台商回台受阻」的是「顛倒黑白,混淆視聽」。
田暢
2025-02-12 14:48
田暢
北京觀察
兩岸觀光
新聞
政治
兩岸
財經
藝文
隔空交鋒!國台辦:反對假借小兩會溝通,阻撓陸客團赴台旅遊
民進黨呼籲北京當局盡速響應台旅會和海旅會(簡稱「小兩會」)溝通,中國國台辦指出,兩岸旅遊問題的癥結和障礙在於民進黨的干擾阻撓,不在於台灣台旅會和大陸海旅會有無溝通,並表示希望民進黨改弦更張,在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問題上拿出誠意。
兩岸中心
2025-02-12 14:26
陸客
陸客團
台旅會
新聞
兩岸
北京觀察》打貪於千里之外 「李傳良案」意在兩會前敲山震虎
近日,中共紀委公佈了2024年紀檢監察幹部處分情況說明,說明稱「處置涉及紀檢監察幹部問題線索2.57萬餘件,談話函詢紀檢監察幹部9041人次,對先前備受關注的黑龍江前雞西副市長李傳良被牡丹江市中院指控涉貪31億元(人民幣),身在美國的李傳良在接受多家美媒採訪時表示,他否認這些指控,並稱「是中共單方面對我進行報復行為」。
田暢
2025-02-12 13:45
田暢
北京觀察
李傳良
評論
政治
兩岸
財經
藝文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林庭瑤專欄:觀光交流卡關,紅綠誰在作梗?
對於陸客團來台,兩岸官方頻頻過招攻防。陸方要「先放陸客、再小兩會」,我方堅持「先小兩會、再放陸客」,雙方陷入難解的談判僵局。猶記得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方拋出要「兩岸雙向對等」的觀光政策,言猶在耳。如今,當陸方讓步,願開放陸客團來台,我方卻堅持要先透過小兩會談判。到底誰在從中作梗?成了說不清的爛帳。
林庭瑤
2025-02-08 06:50
陸客
陸客團
金門
新聞
兩岸
財經
藝文
僵局有解?國台辦:不反對觀光小兩會溝通,但反對阻撓陸客赴台遊
陸客恢復來台灣本島一波三折,陸委會要求先循觀光「小兩會」(台旅會、海旅會)溝通。對此,中國國台辦7日指出,小兩會溝通不是恢復兩岸旅遊的先決條件,也不反對小兩會在兩岸旅遊「恢復後」進行聯繫。國台辦更透露,去年底觀光小兩會原要會面,是台灣方面以「經費預算不足」為由取消行程;今年海旅會還曾就踩線團議題知會台旅會。
兩岸中心
2025-02-07 18:43
國台辦
陸客
陸客團
新聞
政治
兩岸
藝文
猜燈謎?上海團參加台北燈節遭「三振」原因曝光 網友:「不是台灣尚勇嗎?」
台北市府依慣例邀請上海賞燈團來台參加台北燈節,年前第一團上海台辦主任金梅帶隊的13人團,陸委會以「來不及審查」為由封殺;第二團原申請2月11日抵台,由上海市文旅局副局長金雷率隊7人,6日也被退件,僅燈藝師旅遊業者組成第三團14人成行,預計2月13日抵台。
兩岸中心
2025-02-07 12:08
台北燈節
上海
小兩會
新聞
政治
兩岸
財經
經濟
上海、福建團客將來台踩線?邱垂正:應透過「觀光小兩會」溝通
農曆春節之前,中國文旅部宣布將恢復上海、福建團客赴台旅遊,陸委會則回應,宜經「觀光小兩會」討論再進行,兩岸恢復觀光依然原地打轉。陸委會主委邱垂正3日重申,要透過「觀光小兩會」(台旅會、海旅會)解決過去各種觀光亂象,以及低價團一條龍特定利益問題,同時也要一併考慮兩岸新現狀,包括軍機艦擾台、《懲獨22條》威脅台人赴陸人身安全等;至於我方是否解除禁團令以及調降橙色旅遊警示,也會透過「觀光小兩會」溝通。
兩岸中心
2025-02-03 15:42
陸委會
陸客
陸客團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川普2.0》美中高層溝通管道若暢通,兩岸關係風險可控 學者:北京對台軟硬兼施,「馬習三會」可期
川普2.0時代正式開始,美中關係、兩岸關係到底會如何發展備受關注。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今(22)日指出,美中高層溝通管道能保持暢通,相信美台也具備良好溝通管道,兩岸關係風險是可控的。
王秋燕
2025-01-22 17:04
川普2.0
台美中關係
美中關係
新聞
兩岸
財經
藝文
賴清德主張「觀光小兩會」先談 國台辦:陸客團赴台名單...被擱置中
針對總統賴清德新年元旦談話表示,兩岸可由台旅會與中國海旅會先進行談判,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15日聲稱,首批陸客赴台團隊遊的名單至今仍被台方擱置;而「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是兩岸協商對話無法恢復的根本原因。
兩岸中心
2025-01-15 13:48
陸客
陸客團
兩岸旅遊
新聞
兩岸
財經
北京觀察》經濟下行的「省級兩會」─推動重大基建,嚴防爛尾工程
1月中下旬,中國多省份密集進入「省級兩會」時間。除多聚焦2025年經濟趨勢及相關政策在去年落地實施情況外,值得關注的是,在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各省基礎投資建設項目依舊在進行。
田暢
2025-01-13 17:10
田暢
北京觀察
兩會
新聞
政治
本周最強內幕》柯文哲被羈押前咬她耳朵,最後軍令有女人眼淚!柯建銘欲「罷」不能,賴清德不爽他硬幹
自總統賴清德2024年5月上任後,朝小野大的局面,讓立法院衝突不斷上演,在朝野對立氛圍濃厚的情況下,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近日火力全開,揚言不只要罷免立法院長韓國瑜,更要霸光所有國民黨區域立委。對於柯建銘預告「大罷免潮」來臨,民進黨主席賴清德8日在中常會上的一番話,被解讀為「踩煞車」,更被認為是對柯建銘的「溫和打臉」。
李瑋萱
2025-01-10 08:40
本周最強內幕
柯文哲
盧秀燕
VIP
政治
兩岸
財經
藝文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兩岸旅遊談判卡關!國安高層一道詔令掐住「小兩會」 背後影武者是他
新年伊始,兩岸觀光旅遊談判似乎露出曙光,總統賴清德在新年元旦談話表示,對於兩岸觀光鬆綁進度,阻撓兩岸交流的是中國,不是台灣;台灣希望跟中國在對等尊嚴下進行健康有序的交流,如果中國真的有誠意,他建議可由「兩岸觀光小兩會」台灣的台旅會和中國的海旅會先進行談判。
林庭瑤
2025-01-07 08:40
陸客
陸客團
台旅會
新聞
政治
兩岸觀光有望開放?賴清德拋建議:中國若有誠意,先由「小兩會」談判
赴中國旅遊禁團令尚未解除,外界關注兩岸觀光是否開放。總統賴清德今(1)日表示,台灣希望跟中國在對等尊嚴下健康有序交流,中國若有誠意,建議先由台灣的台旅會、中國的海旅會進行談判。
中央社
2025-01-01 11:45
兩岸觀光
賴清德
陸客團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批評陸方片面中止對話 吳豐山:對岸不瞭解台灣社會結構與群眾心理
海基會董事長吳豐山於2024年歲末對兩岸關係發表看法,他指出「謀增進兩岸人民福祉」,須以對話為要領,批評陸方自2016年即以我方不接受「九二共識」為理由,片面中止對話功能。與此同時,陸方又與非政府團體和個人水乳交融,吳豐山認為「這是對岸不瞭解台灣社會結構,也不瞭解台灣群眾心理的結果」。
兩岸中心
2024-12-31 21:09
海基會
吳豐山
羅文嘉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