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魚與熊掌兼不可得

2025-03-13 06:00

? 人氣

筆者認為,台積電赴美投資引發台灣供應鏈外移疑慮,川普政府貿易政策可能加劇台灣半導體競爭壓力,如何確保國家利益成為政府談判關鍵。(資料照,顏麟宇攝)

筆者認為,台積電赴美投資引發台灣供應鏈外移疑慮,川普政府貿易政策可能加劇台灣半導體競爭壓力,如何確保國家利益成為政府談判關鍵。(資料照,顏麟宇攝)

固然政府於台積電在白宮宣布將投資1000億美元,在美國興建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與1座研發中心後,立即邀請魏哲家董事長返台召開記者會,這場記者會卻只讓國人留下更多疑問,包含究竟魏董事長踏入白宮前,究竟有沒有跟臺灣政府部門進行推演,或是臺灣政府是否提出可供台積電進行談判的後援、籌碼,以結果而言,對現行國安團隊的應變能力難免認為蒙塵。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讓美國再次偉大」從川普政府1.0延續至今未曾改變,川普2.0 行動力甚至更令人感到劍及履及 。基於厚植科技實力、驅動經濟發展與減緩地緣風險種種緣故,川普對於晶片生產必須回到美國本土生產,從來都是公開宣示並未隱藏。事實上,早在2022年拜登政府時期就通過為國內半導體製造業提供520億美元的「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簡稱晶片法案),同樣希望美國具有更強大的本土半導體生產能力,採以補貼的路徑被川普認為無效並揚言「不會再給他們錢」,也在國情咨文中呼籲廢除。

前述川普總統的主張並非橫空出世,在競選期間即曾批評「晶片法案」,還說台灣偷走了美國的晶片產業。在一月份就職後,則立即發表談話時表示,將很快對非美國製造半導體徵收關稅,認為有 98% 的晶片生意都去了台灣,如今我國政府對於因應川普的各項主張,卻顯得措手不及,難以說服國人「臺灣矽盾」就如此簡單遭到弱化,走向商貿研究機構所評估,2030年台灣先進製程市佔率可能下滑13%,成熟製程市佔下滑20%。

即便如此,川普政府仍考慮對台積電及其他台灣晶片廠課徵最高100%的潛在關稅,台灣卻將手中的籌碼出盡,若落入川普口中‘ You Have No Card ‘ 之境地,不免背脊發涼。

以加拿大、墨西哥應對川普提出的增加關稅主張來看,兩國談判策略讓川普數次折衝與妥協,當前也換得《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貿易協定》(USMCA)的商品和服務暫時豁免於25%關稅。在國際談判的原則中,「攻擊與合作」均視當下情境、戰略而定,以免強勢者作出過多的要求,而情勢較弱者退讓超出底線 ;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也同樣運用自已的策略選擇換取了一定空間,反之台灣值得深思。

回顧美方對於臺灣國防能力的要求,無論是川普口中的GDP 5%,或是柯伯吉(Elbridge Colby)於聽證會中再次提及的GDP 10%,臺灣政府是否已經想好如何在這攸關我國生存發展的談判策略,還是採用全面合作/退縮的手段獲取未明確的安全保證,這也是烏克蘭一方所堅持的,為何其不斷以《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明斯克協議》來抗議,過往不斷地退讓所換取虛幻安全保證,卻換來一場進行三年未見盡頭的戰爭。

再次檢視川普在晶片談判中的啟示,「我們並未給世界頂尖的晶片廠一分錢」川普所言意味深長,潛台詞為「不只不出錢,更能賺到錢」,賴政府應以此為鑑,在後續與川普政府談判過程中,更應以中華民國為主體的國家利益考量,不然台灣黑熊恐怕將「魚與熊掌兼不可得」,均由大老鷹叼走獨食。

*作者為博士研究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