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名連鎖火鍋品牌「海底撈」靠著貼心服務打響名聲,然而卻有中國民眾發現,過去主打的「免費服務」如美甲,如今竟開始收費,消息曝光後引起熱議,更有不少消費者開始提出海底撈「服務變了」的討論,包括「玩具只給小朋友」、「零食不主動贈送」等,意外讓「只賣火鍋的海底撈還有人買帳嗎」的關鍵字登上微博熱搜。
海底撈不再「服務至上」?
根據陸媒《鈦媒體》報導,中國山西、廣東、山東、河南等地陸續有不少網友在社群平台發文,透露當地的海底撈門市更新了「美甲收費標準」,從照片可見,雖然大部分海底撈門市還有純色美甲、手部護理不收費的服務,但卸甲、貼鑽、穿戴甲、彩繪等服務則會依照不同的收費政策,收取9.9元至79元人民幣(約44元至352元新台幣)或200至2000的「撈幣」(海底撈會員在消費或參加活動時獲得的代幣)。
對此,中國海底撈官方則表示,為了讓顧客有更新潮的美甲體驗,才會在原有的免費美甲和手部護理上增加多種升級款的花式美甲,然而這番說法並不能讓所有民眾買單,而且這已不是海底撈第一次修正旗下的「免費服務」。事實上,除了美甲,海底撈許多門市正低調修改「玩具只給小朋友」、「牛肉粒撤下小料台」、「零食不主動贈送」等與免費服務相關的新規則,也讓海底撈「越來越高的價格,不成正比的服務」輿論四起。
也有網友緩頰表示理解,認為海底撈以上新措施是為了防止再有貪小便宜的民眾藉此獲利,只因中國過去曾出現「打包一袋牛肉粒餵小狗」、「高價倒賣海底撈玩具」等的離譜事跡。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撈早創時期是以「服務至上」的理念吸引的大批忠實客群,才能在連鎖鍋物品牌崛起的中國成為龍頭,如今該優勢不在,因此也讓外界相當好奇海底撈未來的走勢。
海底撈不計成本地高品質服務,對企業是傷是補?
事實上,「海底撈式服務」曾被奉為服務業最高標準,包括提供等候的客人等候時免費水果拼盤、飲料、棋牌等;在用餐過程中,為客人繫圍裙、添湯下菜、表演唱跳、幫忙看管孩子;提供洗頭、美甲服務,免費送上零食和玩具等。不過,報導也指出,透過這樣不計成本地提供各類免費服務和福利,也導致中國海底撈的人力成本超30%,遠高於產業平均。
為了挽回損失,中國海底撈2021年對外宣佈內部重整計劃,直到2022年末,中國海底撈員工減少了近4萬人,讓員工成本直接下降37億元人民幣(約165億元新台幣)。一名在海底撈工作5年的員工透露,過去1人只需服務3桌,現在1人需要服務6桌,人員的減少,恐也導致服務無法如同以往一般體貼。
不賣服務,海底撈賣什麼?
中國海底撈在歷經2年多的「降本增效」後終於回血,根據財報,海底撈去(2023)年整體營收為414億元人民幣(約1848億元新台幣),較前(2022)年成長33.6%,淨利為44.95億元人民幣(約200億元新台幣),較前年成長約174.6%。然而即使營收成長,海底撈仍面臨逐年下降的客單價和翻桌率,因此讓海底撈選擇再次轉型,即「服務」不再是主打的「金字招牌」,新政策都著重在企業利潤。
海底撈今(2024)年3月初宣佈直營經營30年以來的首次開放加盟,希望藉此降低開店成本、提高連鎖化率,並在6月宣布人事調整,由剛上任不久的楊利娟接任海外業務公司特海國際的執行董事兼CEO,以期在海外市場尋求新的利潤成長。另外,海底撈也開始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開發符合各地特色的口味、菜色與新湯底。
不僅如此,海底撈開始打造子品牌,成立包括苗師兄香鍋、五穀三餐、焰請烤肉鋪子等品牌,目前合計門市數量約30家,去年更交出年增139.8%營業額的成績。除了新品牌外,海底撈也推出露營火鍋、校園火鍋和企業火鍋等新業務,雖然因為服務的變化一度引起爭議,但海底撈的轉型仍被不少業內人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