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負荷新藥放棄治療導致病情惡化 病友盼部分負擔解決自費用藥困境 提升新藥新科技可近性

2020-11-09 11:43

? 人氣

健保在財務考量下限縮給付條件,但對於收入不高沒有能力自費購買新藥的病人無疑是雪上加霜。(圖片來源/pexels)

健保在財務考量下限縮給付條件,但對於收入不高沒有能力自費購買新藥的病人無疑是雪上加霜。(圖片來源/pexels)

近年來病患急需的新治療挹注資源開始被討論,新醫療科技預算編列有小幅成長,但新藥新科技仍因健保資源有限,需要有所取捨。國內調查發現8成民眾願意自費購買新藥,病友團體調查也發現民眾願意共同負擔換取有需要的病人盡早使用新藥的機會,同時期盼政府提出擴增健保財源的有效方針,並重新調整資源配置,加速新藥可近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化解自費用藥病人困境 健保開源、調度成關鍵

全民健康保險會(健保會)在9月24及25日進行110年健保總額協商會議,部分未達共識將交由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核定,明年新醫療科技預算預計編列35.62億元,雖是歷年來最高,但與實際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健保在財務考量下,只能限縮給付條件,但對於殷殷期盼新藥物治療的病人,尤其是收入不高沒有能力自費購買新藥的病人無疑是雪上加霜。

蕭媽媽(化名)有兩個孩子,在108年初被檢查出晚期肺腺癌,期間進行藥物治療,甚至做了切除手術,然而病情在去年11月再度復發。她的丈夫表示,因為擔心無法負擔高昂的醫療費用,妻子一度拒絕標靶治療,甚至服用中藥希望減緩病情,不料病情惡化、腫瘤再度變大,回診得知有肺癌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生活才出現一道曙光。

以上故事不僅是個案,其實在很多病友身上都發生過,病友常常在得病之後才發現自己需要的藥物從核准上市至健保給付耗時長達五年以上,臺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表示,若希望新藥新科技能加速引入台灣並納入健保給付,改善健保財務很重要,目前主流的做法,其一為增加健保費率,另一種是增加部分負擔,不加快腳步就只能用減法,如取消檢驗檢查藥費負擔上限200元、不給付醫師指示用藥(胃藥、傷風感冒藥)等,才有機會兼顧新藥發展與健保永續。

面對健保財務困難 三份民調指出民眾願共體時艱

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10月8日最新公布民調,超過6成民眾願意每月多繳100元保費,也有6成民眾願提高檢驗檢查、藥費和門診部分負擔,期盼健保能將資源用在更需要的病人身上,減少自費困境。另外,大社會民調在今年4月做的「健保保費調漲的認知與支持度」調查顯示,約有8成民眾願意自費購買新藥,其中教育程度越高、年齡越小(20-39歲)的意願度越高,願意支持的民眾大部份都是正值中壯年,背負著經濟重擔,一旦罹患需要自費治療的疾病,就逼不得已要在高昂治療費用與一家老小的開銷之間做出選擇;若個人財力不允許,結果只會不勝唏噓。2019年台灣癌症基金會的「新藥與新科技部分負擔民眾願付價格」研究調查也顯示,7成的癌症病友認同部分負擔政策,每月願意負擔新台幣5,000元以上,甚至有2成的病友願意支付每個月10萬以上,顯示民眾願意多負擔一點,以提升新藥新科技的可近性。

期待在健保永續基礎上資源更有效分配照顧全民

健保財務將面臨改革,11月健保會確認明年健保總額成長率後會提出最新健保財務調整方案。楊志良認為,健保永續經營、保障國民享有醫療權利,我們的健保制度應隨時檢討,讓資源可以用在真正有需要的人身上。正因如此,對於新藥給付的困境、保費與給付範圍應該求新求變,現行台灣健保須適度提高部份負擔比例或搭配提高保費,以提升健保永續性,更需要調整資源分配加速引進新藥新科技,改善新藥給付時間長及給付條件限制嚴格之困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