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醫材價格設上限」為何被罵爆?他曝恐怖後果:壓榨醫護人員,卻自以為幫民眾省錢

2020-06-12 10:28
「健保自費醫材八月起設收費上限囉!」這樣真的好嗎?(示意圖/pixabay)
「健保自費醫材八月起設收費上限囉!」這樣真的好嗎?(示意圖/pixabay)

健保署在國內疫情稍為舒緩後,總算給醫療機構第一份「大禮物」,同時也給了想省錢的民眾更貼近社會主義國家的新政策,也就是:「健保自費醫材八月起設收費上限囉!」

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一般看病的時候,同樣的疾病,醫療材料有很多種可以選擇,如果沒錢可以選標準型的器材,品質堪用,不用自費。但如果想選擇好一點的器材,可以部分或完全自費。但現在健保署要求,只要是「健保部分給付、同功能類別的醫材」,就要訂定民眾自費差額上限。更進一步的濃縮版本,就是如果要裝好一點的器材,健保署要求差價要縮小,不要出現同樣器材、但不同醫院,結果收費差距太大的情況。

一般人聽到這個政策,會覺得不錯。畢竟在長庚裝同樣的支架,為什麼跟在台大裝價錢不一樣?健保署制訂上限,至少可以讓某些同樣器材、但在不同醫院實施手術的價差不要這麼誇張,這是好事,不是嗎?

健保署如果能回答這兩個問題,那麼或許就是不錯的事:第一,這項器材,因為健保署壓低價錢,進口商認為價錢太低,不願意進口,以後醫院採購不到,怎麼辦?第二,如果這家醫院原本就想要收取比較高價錢,因為跟別的醫院比起來,這裡的醫師就是技術高明、醫院管理也比較好,但因為價差縮小,醫師不願意繼續使用這種醫材,怎麼辦?

在健保署不讓醫院賺錢、不讓廠商賺差價的情況下,有些不錯的原廠藥已經退出台灣市場,健保署認為這叫做「解決藥價黑洞」,逼迫醫院提升議價能力,惹火國外廠商不賣給台灣。現在的情況,則是進一步拿醫療器材開刀,只要這項器材有健保部分給付,就要逼迫醫院降低價格,控制在健保署同意的範圍內。最後的結局,很有可能又是器材廠商退出台灣市場、醫師技術齊一化,或是選擇其他國外不用、台灣還在用的過時器材。

在國人逛醫院、把醫療低價化、市場化的情況下,健保已經高度壓縮醫療人員專業的報酬,這時候卻要透過價差縮小的情況下,讓品質比較好的醫療器材退出市場,再讓技術比較好的醫院被迫縮小價差,以後如果面臨自己或家人,想要使用品質好的器材的情況,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所以,健保署送的這份大禮物,實在太令人驚嚇。這時候,不是應該還給醫療人員加班費、提升原本低落的點數值,怎麼會是開始「為民眾省錢」?不是應該要在維持標準品質的控管下,不要壓制原本已經很不自由的競爭機制?現在進一步向社會主義國家靠攏,表面上看是替民眾砍價,事實上根本就是壓榨醫院的利潤、醫師的收入與民眾的選擇。

既然是自費,健保補助也都一樣,不會因為民眾的選擇而浪費健保資源,健保署幹嘛管到海邊去?看病的民眾如果在評估完每家醫院的收費、醫療水準、技術、看病的醫師以後,自然就會根據自己的付費能力,選擇適合的醫院,健保署這種價格管制措施,究竟是幫了誰?

感謝勞苦功高的醫療人員?那就別讓阿中部長到處行銷城市,好好的思考健保政策比較實際。要調高健保費率都行,但行行好,別再自以為是的壓榨醫療院所與醫療人員,以為自己在替民眾省荷包了。

不然相同的區域,房價也設置上限,大家說好不好?

責任編輯/潘渝霈

更多文章
蕭子昂專欄:中國消失的軟實力
新新聞》中美貿易談判第二階段,川普用「實戰」逼中國
「邁邁鬼打牆!」羅智強諷:選輸再回來選,市長由蔡英文直接官派就好了
凱基銀行多管齊下響應振興三倍券 新卡友刷滿3000元含首刷禮可獲800元
新新聞》美對中連發三利箭,一招狠過一招,中美困局10年無解
承認配合北京辦事!Zoom關閉中國民運人士帳號,蓄意干擾六四紀念活動
零負評建商大通地產  鍾情老房子專推危老都更
新新聞》買房陷阱:「保證買回」不是保證,而是和建商對賭
白天上學晚上幫忙做生意,考試仍年年拿第一!水電工之子這招翻轉人生,錄取6間國立研究所
新加坡出動AI聊天機器人 監看外籍移工健康狀況
新新聞》兩個管移民的都變操盤政黨,謝立功與莫天虎相似的斜槓人生
華爾街日報》「若研發出新冠疫苗,將與全球共享」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疫苗競賽
認同「國民黨是群窩囊廢」 周錫瑋:這麼弱的在野黨根本沒監督力量
中東風雲》經濟崩盤、靠山動搖,敘利亞獨裁者阿塞德贏得血腥內戰,卻迎來執政最大危機
罷韓通過、藍營退將卻大讚高雄「充滿奇蹟」!綠委:非常佩服
國中球隊性侵案》竹市「不得不」解散球隊 家屬批:大人犯錯,不該是小孩來承擔
美股暴跌 法人:台股短線恐陷整理
「別等了,都散了吧!」博納影業副總黃巍輕生,中國電影界慘況備受關注
「金戒指」錯過再等195年!台灣本島夏至當天有望一探「日環食」面貌
「柯文哲一心一意要吃掉國民黨!」葉元之警告:泛藍年輕人多支持民眾黨
疫情憂慮再起 美股暴跌1861點近3個月最慘
罷韓過後》「此時真需要神風特攻隊嗎?」國民黨青壯派喊「反省不參戰」
淨值比低於3%壽險公司僅剩宏泰人壽仍在努力
罷韓過後》國民黨定調高雄市長補選「不會缺席」 白藍合作八字沒一撇
後疫情時代》重新開放邊境第一步 組成「旅行泡泡」恢復商旅往來
「若香港被收走,中國下個目標就是台灣」撐港律師:港版《國安法》恐為所欲為,盼政院速推救援方案
風評:稻江怒吼─教育部該有SOP應對高教退場
失業率統計出錯,股市照樣大漲!令人驚豔的美國就業報告,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台灣空屋率居高不下!內政部稱「囤房問題有限」,距離真相有多遠?
張倩燁專欄:底層怒火撲面來 美國動盪何時休
司馬亮觀點:台積電、台灣,一條繩上的二個螞蚱
「香港人不可憐,我們很勇敢」反送中一周年後香港自由岌岌可危 港人:盼如鳳凰浴火重生
謝青龍觀點:借屍還魂的大學系所評鑑
張豪澤觀點:「三倍振興券」應該從目的、手段與效益來檢驗成敗
賴祥蔚觀點:書寫家族史小說有助呈現臺灣歷史
夏珍專欄:藍白拖的想像─「韓團」就地解散「粉」歸何處?
觀點投書:無良廠商搶建違章工廠,蔡政府恐讓農地淪為犯罪天堂
觀點投書:反送中後的香港:在港台生以及在台港生的認同轉變
觀點投書:疫情過後的台灣
觀點投書:不為貪念,只求民進黨政府兌現當年承諾
朱家安導讀:讀《暴民法》的三種方法
陪著總統耀武揚威、脅迫人民!美軍參謀首長米利道歉:我犯下錯誤,讓人們以為軍隊涉入政治
留學生淪政治棋子》中國宣稱留學澳洲「不安全」 莫里森回嗆:不會向威脅屈服
新光金控增資新壽,以強化公司財務體質
32戶國有都更宅標售 北市大安豪宅「明日博」再降價打96折
台灣之星攜手味全龍 打造5G智慧棒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