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一把青》的幽遠年代:台中一座老眷村,細細記下舊時光裡活著的風景

2017-05-30 08:00

? 人氣

忠義社區入口牌坊位在清泉崗大門正對面的月祥路上。(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忠義社區入口牌坊位在清泉崗大門正對面的月祥路上。(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忠義社區」是個典型的軍眷村落,位於台中大肚山台地,北邊與空軍清泉崗基地相望,南面為陸軍營區。身為台中少數保存完整的大型眷村,與一般眷村最大的不同,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居民由外省軍民、閩南、原住民、新住民共同組成,是個具體而微的族群融爐。這個遺世獨立的桃花源,值得前來尋幽探微,走讀在大時代劇場裡的種種故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位於台中市大雅區的「忠義社區」,昔日是個稱作「十三寮」的小聚落,因日治時期為十三航空隊醫療所而得名,與當時的公館飛行場(今清泉崗機場的前身)形成重要的航空基地。

二戰後國民政府接收,接受美軍聯防協助與進駐,成為冷戰時期美國空軍重要的東南亞據點。飛機場於1966年改名清泉崗空軍基地,以紀念徐蚌會戰亡將邱清泉,並且逐年擴建成為遠東最大的空軍基地。也因此當時台中的上方不時有軍機驚雷破空般的聲響劃過,是從前台中人難忘的共同記憶。

走讀庶民生活的空間體驗

村落入口牌坊位在清泉崗大門正對面的月祥路上,月祥路是貫穿整個村落最重要的道路,由北向南路型逐漸蜿蜒,最終銜接東大路進入中科園區與東海大學。

從中清路走進筆直的月祥路頭,可以看到許多外省、本省口味的館子、軍用品店及洗衣坊招牌,櫛比鱗次的在向路人招搖,讓人依稀可以感受到昔日駐軍全盛時期的榮景。牌坊旁的六寶公園綠意扶疏,樹蔭下常有老兵爺爺聚在一起下棋,下棋的人靜默不語,頭頂的雀鳥喧鬧不休,交織出一幅祥和愉快的畫面。

過了牌坊,往前走到與仁愛路交叉口,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活力十足的路邊市集,大傘般的遮陽棚夾道而列,形成一條有趣的隧道,棚下買客與攤商熱絡交談,這裡不僅是村民採買蔬果、日用品的地方,也是村民一早寒暄的廣場。

市集旁邊另有一個鐵皮搭建的長條型內市場,市場內除了有許多傳統的肉鋪、麵攤、製麵廠,也有南洋跟原住民風味的小吃攤;市集旁的公車站,許多婆婆媽媽等著搭公車。早上市場充滿朝氣的喧鬧聲,跟大部分時段的幽靜大相逕庭,村民作息較早,六點多就開張,十點左右就準備收攤。

早晨的路邊市集,也是居民一早寒暄的廣場。(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早晨的路邊市集,也是居民一早寒暄的廣場。(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村子內的民宅大多集中在由仁愛路、忠孝路、信義路圈圍起來的區域周遭,沿著六米寬道路兩側多半是小型的商店鋪子,以前全盛時期,這些店鋪生意興隆,是村子裡最熱鬧的購物街,阿兵哥漸少後隨之沒落,剩下的大多是理髮、雜貨、洗衣、家電修理等民生買賣,店門口常可見老家黑狗相伴,老人家坐在躺椅上打盹兒,也有大媽大姊在店裡高聲談笑。

沿街有許多狹小曲折的巷弄,兩旁民宅參差錯落、雞犬相聞,近午時分陽光灑落,屋裡飄來陣陣飯香,踮著腳步探索其中,是非常幸福難忘的空間體驗。

從日式木造軍醫院到有機增建的眷村

日治時期,這附近除了八棟木造的醫療所及配屬的防空洞外,只有零星散落的幾戶人家,根據地方耆老口述,當時各棟的醫療所分別有診療室、病房、宿舍、手術室、太平間等不同功能,建築本體為挑高兩層樓高的大雙坡木桁架所撐起,利於通風、散熱。

後來隨著日軍撤離、國民政府軍隊進駐,同時帶來了大量的軍眷及退除役官兵,政府為了安置可觀的軍眷人口,便開始將這幾座大型醫療所內部隔成許多五、六坪大的眷舍單元,成為這裡最早的眷村。

當初這些木造房屋,大多坐南朝北,屋身則呈東西長向。每棟長約為五十公尺,寬約為十五公尺,中間為走道,兩旁戶戶相對。八棟眷舍後來分別依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命名,如:義字號、信字號。眷舍隔間牆則由最早的稻灰土埆牆改建為紅磚水泥瓦。時光流轉,眷舍逐漸老舊,住戶逐漸搬出,現在老屋裡只剩一、二戶老奶奶守著老家。

二戰後,台灣的「嬰兒潮」讓原本的空間更顯不足,居民便開始在眷舍周遭的空地上增建房舍。忠義社區的土地多半公有,不像私地有明確的劃分,因此增建的房舍並無整體規劃,呈現有機增長的現象。由原本分配的房舍向外擴建加蓋,經年擴張後就變成了今日參差紛雜的樣貌。

錯落的里弄空間,伴隨著寧靜與光影,路旁偶有酣睡的老狗與屋頂上窺探的貓,成了攝影愛好者的天堂,也是探索旅行者的祕境。

居民將分配的眷舍向外增建加蓋,因此形成今日參差錯落的樣貌。(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居民將分配的眷舍向外增建加蓋,因此形成今日參差錯落的樣貌。(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後陸續遷入各軍種的退役官兵,因結婚或工作遷入的本省人、原住民、新住民也逐漸變多,社區族群不再單一,而有族群融合的現象。近二十年來,更由於房租低廉,吸引許多在市區工作的原住民紛紛入住。因此,在「趙記傳統麵食」、「復興餐廳」等傳統外省眷村菜外,又增添了原住民及南洋口味的館子,讓這裡變成小小的地球村,在飲食文化上體現強大的融合性。

社區裡動人的人文風景

村內的公共空間多在仁愛路上,包括聖潔教會、活動中心、土地公廟、羽球館及原住民服務中心。其中聖潔教會是忠義社區最重要的安定力量之一,1963年因裝甲部隊移防至清泉崗,因應基督徒聚會需求所建,與地方及軍事發展關係密切,饒具歷史意義;建築形式反映地域風貌與建築技術,已被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聖潔教會平日提供社區的單親、低收入戶及原住民孩子課後輔導,並不定期舉辦社區媽媽教室及婦女識字班,協助外籍配偶融入社會,與地方連結深厚,已成為社區生活核心。

社區活動中心也是社區居民閒暇時的聚會場所,除了室內可供開會、唱歌外,前方的集合場上設置了籃球架,是年輕人最愛的運動場地,場邊的小型司令台行禮如儀的懸掛著國旗、黨旗及國父遺像,見證了那個黨政軍不分的大時代,至今每年元旦的升旗典禮,仍是村子裡的大活動。球場周圍的樹下有桌椅可供休息,也是居民日常休憩的地方。

靜宜大學教師奚浩幾年前為忠義社區拍攝紀錄片後,深深為這片世外桃源所吸引,後來乾脆在汝鎏公園旁租了棟老屋,改造成「大家書房」,投入社區裡的共同課輔行列。書房裡的每一本書,都有奚浩對於閱讀及價值傳遞的觀點,引導小朋友在課餘試著用圖畫、影像記錄他們的村落。大家書房只有周末才對外營業,平時則是傍晚課後孩子們閱讀互動的祕密基地,從公園透過大面的玻璃窗望進去,可以看到忠義社區最動人的人文風景!

活生生的村落博物館

村內原有空軍子弟學校汝鎏國小,遷校之後,舊址便改建為原住民活動中心及汝鎏公園。汝鎏公園平日是村民散步休憩,孩子放學後打球嬉戲的場所,公園內花木扶疏、地形起伏饒富閒趣,公園邊仍有昔日殘留的軍事防空洞與壘石土堤,見證了歷史,也豐富了公園表情。

大家書房窗外的汝鎏公園,是村民散步休憩,孩子放學後打球嬉戲的場所。(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大家書房窗外的汝鎏公園,是村民散步休憩,孩子放學後打球嬉戲的場所。(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相對於汝鎏公園,原住民服務中心過去多年與村落的互動不如預期,近期市府也意識到這個場域與在地原住民必須緊密結合的重要性,已經積極導入社區居民動能,進行空間改造,希望活化為原民文化創新發展基地,也許不久的將來,市民又多了一個有趣的好去處。

當原本的眷村變成微型的世界村,多元文化在這裡產生化學變化,人們開始懂得欣賞時間的美感,那這個村子的一磚、一瓦、一樹、一巷都將變得有生命意義與價值。

「到時候會有很多人造訪這個村落,因為這裡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村落博物館!」辭掉工作、帶著陸籍妻子回到村子開設民宿咖啡的小胖樂觀的說著,即便是戰機低空掠過的咆嘯,也掩蓋不了他說話時閃耀的神采。

忠義社區小檔案
位置:台中大雅區,清泉崗軍用機場附近。
特色:由外省、閩南、原民跟東南亞多元族群共融相處的眷村,造就多元豐富的文化。

作者介紹│謝文泰

老台中人,一位無可救藥的浪漫建築師,相信有美好的空間就會發生美好的事。對老台中近乎愚痴的情感,驅使著他無法自拔的投入許多別人眼中的傻事,然而這些傻事,竟然漸漸一一實現。

成大建築研究所碩士,曾任成大建築系、東海建築系、朝陽景都系講師,長期投入社區營造、校園空間改善、文化資產活化以及都市空間再生等努力。

文、圖 / 謝文泰
圖片提供/奚浩、林宜諄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台中好生活雜誌(原文標題:遺世獨立的祕境桃源 走讀台中大雅忠義社區)

責任編輯/謝孟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