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家孩子總愛怪別人?親子作家:最不願負責任的是大人,有3種NG教養模式

2016-12-09 08:20
孩子的性格不是一天養成,教養模式有機會改變和調育。(翻攝自youtube)
孩子的性格不是一天養成,教養模式有機會改變和調育。(翻攝自youtube)

全家出去吃晚餐,孩子想帶心愛的玩具出門,媽媽提醒孩子:「玩具在家裡玩就好,帶出去有可能會不見喔。」孩子表示知道,但還是堅持要帶玩具。回家前發現,玩具真的不見了,孩子氣急敗壞地指責媽媽:「都是妳害的!為什麼不提醒我!為什麼不幫我保管好!」

媽媽無奈地詢問我們:「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愛怪別人呢?

所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孩子的性格也不是一天養成的,而外在的行為,只是反映了孩子長時間所形塑的性格,因此我們不談如何改變外在的行為,而是回頭尋找影響性格的蛛絲馬跡。當問題的源頭解決了,行為也就自然改變。

通常,會容易怪別人、怪爸媽的孩子,來自下述三種教養模式的家庭:

一、大人習慣「怪別人」的家庭

好久好久以前(應該國中還高中吧),看到林清玄寫的一本書中的故事,描述孫子跌倒了大哭,阿媽趕緊抱起孫子,然後用手打地板、用腳踩地板,說:「這地板怎麼那麼壞!讓我的孫子跌倒!不哭,我幫你打它、踩它!」

當年的我覺得不可思議,跌倒是自己沒走穩吧,關地板什麼事情?

直到我有了孩子後,到公園、運動場、甚至溜冰場,親耳聽到好多次同樣的話,現在的我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呀!當孩子身邊的大人(或手足、同儕),習慣把任何的事情、責任、過錯,都推到別人或環境身上,而跟自己無關時,真的很難不教養出習慣怪別人的孩子。而且這樣的家庭,可能還會怪幼兒園或學校,怎麼沒有把孩子教好,真是不負責任。

其實,最不願意負責任的,是大人本身

二、大人習慣「怪小孩」的家庭

「我剛剛不是跟你說了嗎!」、「我就跟你講吧!」、「你看,水打翻了吧!」、「我提醒過你了喔!」、「誰叫你不聽我的話!」…小孩或是小小孩,真是太容易怪罪了。

身為父母的我們,的確比起孩子來說是見多識廣,我們吃過的鹽也的確比他們吃過的飯要多,因此,善盡「提醒」的責任的確是父母責無旁貸的事情。但提醒,並不代表事情發生後,要以一種「你看吧!」的姿態對孩子落井下石。而且通常會這樣講的大人,在邊講的時候,還會邊幫孩子善後。因此孩子不但不用承擔任何自然或合理的行為結果,還在心理層面被大人奚落貶低了一番。

等到孩子語言成熟了一點(大約四歲左右吧),孩子有可能因為要報復、要閃躲、或不想要被貶低,就會先發置人、先下手為強,說出:「都是你害的!」通常苦主(被怪罪的對象)就會是當年落井下石的大人。

還記得我們在討論這個議題時,一位優幼部落五歲的孩子聽到後,忍不住跟我們說:「大人這樣講的時候,小孩會很難過耶!」

孩子比我們還懂優幼的精神。

三、大人習慣「罵小孩」的家庭

人類有趨吉避凶的本能,而被打罵絕對不是一件大吉大利的事情。很多大人以為用打罵可以扼止孩子的不良行為,但必須說得精確一點:用打罵只可以扼止孩子的不良行為「不被你看到」;也就是化明為暗,不要被大人發現就沒事了。

那麼如果被發現了怎麼辦?

兩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一)說謊、(二)怪別人。 (相關報導: 「我家小孩太過動、吃飯太快」擔心孩子前,親子作家建議父母,從改寫負面標籤開始 更多文章

只要有一次的成功經驗,孩子就會誤以為可以一直這麼做。但總會有被抓包的時候,如果大人是用更大的力量、更嚴厲的字眼來打來罵的話,就是在訓練孩子「智慧型犯罪」的頭腦:我下次一定不要再被抓到,如果被抓到,也要說是別人害的。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不主動打招呼的孩子,卻頻受師長稱讚很有禮貌?一場聚會讓這媽媽茅塞頓開
台德能源對比》「台電應分拆得更細」德經濟學者:台灣電力改革走在對的道路上
台德能源對比》借鏡德國經驗?台學者批德能源政策高風險
風評:川普經貿談判強硬,台灣今戰核食明戰美豬,政府準備好了嗎?
明明只存在30年,為何成為老台北人的最美記憶?10張照片回味中華商場
無名英國小村冒出大批中國遊客解密
英國退役航母「卓越號」開始最後告別之旅
郭台銘願意回美國製造iPhone?《彭博》專欄反串重重打臉川普政見!
布基尼濕了讓身材曲線畢露》穆斯林女孩拒上游泳課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伊斯蘭律法沒這種規定
不可批評泰國王室!報導稱新王「放蕩不羈」 泰國總理警告:BBC可能會被起訴
陳破空專文:與台灣總統通話,川普是敢作敢為的勇者
明明都是海島國家,為何馬爾地夫美景樂勝台灣?有一種態度,台灣人向來沒做到
白眼翻到出國比賽拿獎盃!?藏在創意巧思背後的真實目的,看懂了嗎?
趙嘉崇觀點:瑞士公投不廢核的啟示
楊建銘專欄:新創成功機率的邏輯謬誤
多維觀點》「核心」之辯:從來都不是代詞和形容詞
夏珍專欄:那一段「全員逃走」的日子 還不曾走遠?
觀點投書:梅克爾的堅持,將帶領德國往何方?
觀點投書:殞落的豈止是一位老師而已呢?
30秒做出飯店主廚級美式炒蛋!滑嫩到叉子無法撈起的秘密在這2招
觀點投書:「川蔡電話會」後的台灣課題
停車的社會意涵:《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書摘(3)
別再說罐頭含防腐劑了!食藥署推新網站,一一突破網路謠言讓你吃得安心
反核食罷免綠委有對象?洪秀柱:還不能講
防酒駕新招!交通部擬研議自付講習費
「核災食材是恐懼的總和」郝龍斌、連勝文宣導反核食公投連署
「婚姻平權屬於人權之一!」蕭美琴挺同婚籲全民挺身「撐同志」
11月陸客比去年少51.4% 陸委會:還沒有看到回升
太平島收復70週年 蔡英文明視訊南沙指揮官
蔡英文下月出訪4國 擬過境休士頓、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