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童舔過的棒棒糖一根要價50美元,家長還爭相搶購!背後竟然有這種目的…

2016-11-18 11:38

? 人氣

二○一一年,一位住在田納西州納許維爾的婦人,因販售感染水痘病毒的棒棒糖,受到某個電視新聞節目的專訪。這則專訪讓一個「橫跨數州的集團」曝了光,家長們在集團中互相交換被病童舔過的棒棒糖。一位聯邦檢察官很快指出,透過郵件運送病毒是違法的。這些引起疾病的棒棒糖一根定價五十美元,打算服務的對象是那些希望子女透過自然感染、而非疫苗接種發展出免疫力的家長,不過傳染病專家對於這套方法感到很懷疑。雖然理論上棒棒糖可能可以傳染水痘,但這種病毒通常是透過吸入導致感染的;而且水痘病毒可能太過脆弱,無法熬過郵寄的旅程。不過,棒棒糖卻可能是傳染更強悍病毒的可靠途徑,像是B肝病毒,它可以在體外存活至少一週。除了B肝以外,病童舔過的棒棒糖也可能帶有流感病毒、A群鏈球菌與葡萄球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水痘棒棒糖有風險的理由,就跟手臂到手臂的疫苗接種一度很危險差不多——其他疾病也可能透過這種方式傳染。十九世紀時,疫苗接種以外的一種熱門選擇是種痘,也就是刻意讓人感染一種溫和型的天花。疫苗接種與種痘法都有危險性,它們都可能導致高燒、感染,和傳染像是梅毒這樣的疾病。可是種痘法傾向於導致一種死亡率介於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間的疾病,它比疫苗接種更危險。儘管疫苗接種比較安全,卻還是沒有在詹納醫師普及化接種技術以後立刻取代種痘。娜迪雅.杜巴赫寫道,種痘在英國仍舊很流行,有一部分是因為大眾比較喜歡「他們認定的『真貨』」。

等到可口可樂在一九四○年代用上「這才是真貨」(It’s the Real Thing)這個口號來行銷自己的時候,它的成分已經不含古柯鹼了。它並不是真貨,而且從來不曾是什麼真貨。某位藥劑師在一八八六年開發出結合古柯鹼與咖啡因的配方,把這當成是「神經滋補藥水」,他聲稱這種藥水可治癒神經失調、頭痛與性無能。但這種口味討喜的萬靈丹真正提供的,卻是一種有成癮性的刺激物。它是廣受歡迎的滋補藥水,但卻不是因為它很健康。

「新可樂」(New Coke)是一九八五年的新配方,不過上市後反應並不好,儘管口味盲測顯示,大家喜歡新可樂勝過可口可樂。法律訴訟、拒買與公眾抗議紛紛上演。原可口可樂向來靠著自己是真貨來當賣點,新可樂無法輕易取而代之,可口可樂公司或許不該對此感到意外。就算仿造品改進了某些地方,我們還是對仿造品懷有戒心。我們想要野生型病毒,而不是疫苗病毒,而且我們寧願自己的孩子有真正的水痘體驗。刻意感染水痘之所以吸引人,一部分在於這種預防接種形式比較不像疫苗而像種痘法,那是「真貨」。正如小兒科傳染病專家安妮.莫斯柯娜(Anne Moscona)所言,對於十九世紀的醫師來說,種痘法是一種「自行產生免疫力」的手段。這就跟我們當代的水痘棒棒糖與豬流感派對一樣,是「自衛隊式的疫苗接種」。

作者介紹|尤拉・畢斯(Eula Biss)

《熱氣球飛行員》與《來自無人之地的筆記:美國散文》的作者,後者得到灰狼出版非小說獎,以及美國國家書評獎評論類獎項。她的文章出現在《美國最佳非必讀文選》以及《最佳創意非小說》之中,也刊登在《信者》與《哈潑雜誌》裡。她的寫作作品曾經得到古根罕基金會、霍華基金會與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的獎助金。畢斯有罕布夏學院的學士學位,還有愛荷華大學的非小說寫作碩士學位。她在西北大學教書,住在芝加哥。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如果出版《疫苗:兩種恐懼的拔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