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小英要都更急行軍救經濟,急得來嗎?

2016-11-18 08:10

? 人氣

總統要都更加速,但衡諸現實,都更想急行軍的可能性接近零。(陳明仁攝)

總統要都更加速,但衡諸現實,都更想急行軍的可能性接近零。(陳明仁攝)

總統府執政決策協調會議中,小英總統要求加速都更,並要相關部會月內提出政策規畫。小英要加速都更,主要考量應與經濟情勢有關,但問題是:急得來、快得了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蔡英文的裁示是要求以「加強整合民眾參與意願」、「提升財務可行性」、「強化專案經營管理」等三個重點主軸,解決誘因、資金與互信的不足的問題,以加速都更推動。不過,對都更卡卡的主要原因:釘子戶的問題、政府公權力能介入及強制到什麼程度的問題,全部無解。

雖然政府以住宅公共安全、提升老舊房舍住戶的居住品質的理由,要各單位動員月內就要提出計劃,以加速都更推動。不過真正最重要的理由應該是經濟與房市因素。台灣經濟雖然谷底已過,但低迷依舊,今、明的經濟成長率都只有1-2%左右;房地產則更已走進下滑趨勢。

台灣屋齡超過30年的老舊公寓,估計至少在百萬戶以上;如果都更的推動能快速增加,對經濟的幫助當然不小─坐困愁城的建商、營造廠、建材業者等,業績馬上有挹注,銀行能去化資金;搬進都更後新家的民眾,不但會增加裝潢費支出,大部份民眾該不會把數十年老傢具全搬進新家吧,所以又可增加傢俱電器等的購買。整體而言,算是對經濟有百利。

不過,台灣要加速都更已難有機會了,政府及法令永遠無解決釘子戶問題,更無法解決政府公權力強制介入的分寸問題。至於蔡英文提出的「加強整合民眾參與意願」、「提升財務可行性」、「強化專案經營管理」等反而一直不是真正的問題。

台灣的都更條例早在18年前就通過,但都更成功案件屈指可數;郝龍斌在競選市長連任時大打都更牌,曾提出「一坪換一坪」、容積倍增的都更獎勵;其基本構想與邏輯是希望藉著政府給予更多的獎勵,讓建商有籌碼與利益能分配,藉此提升民眾參與意願。當時確實曾引爆火熱的都更商機,老舊公寓因土地持分高,房價被炒作到比大廈還貴,但實際更成案者稀;後來爆發文林苑事件,全台都更幾乎全面停擺,接著就是都更條例違憲爭議及法令的限縮趨緊,至此台灣的都更已難以為繼,只剩零星個案持續以龜速前進。

都更為難之處在多重問題:為了保障民眾權益,同時政府又想要介入與控管,且其中涉及政府獎勵與龐大的利益,因此整個程序繁雜冗長,這個耗時費事的流程,可以卡死不少有意參與的民眾、也讓想主辦的建商卻步。

再者,每個人對自己的房子的估價不同、對未來獲利的期待更迴異,縱然端出「公正客觀的第三者鑑價與分配權益機構」,也不可能讓所有人信服─事實上台灣社會各方的互信日低。用白話文說就是:永遠會有釘子戶出現。如果公權力要對釘子戶採強制措施,一來牽涉到是否剝奪民眾財產權的問題,再來是在什麼情況下,公權力才適合介入,是一個難以有共識與統一標準的問題。更別提公權力處理後,政府與官員可能面臨的公民團體抗爭反對,官員是「先天」就不願處理這些問題。

如果說在那個公權力猶有能力與可能介入處理的時代,都更都是牛步到案件稀少的地步,那在這幾年公權力被各種政治、抗議搞得奄奄一息後,都更要推動就更難、政府想加速推動的可能也更低─缺乏互信的社會、公權力成笑柄的政府,沒有可能亦無能力加速推都更,最後也只能靠主其事的建商、居民慢慢推。

所以,小英要相關單位月內完成計劃,想讓都更「急行軍」,是作不到也急不得,更不必寄望都更加快可提振短期經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