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教育界美味河蟹,藍綠通吃

2022-01-01 13:40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遭控在有上百位教育人員的公務群組,轉貼友人請託的國小教師甄試人選資料。(資料照,李梅瑛攝)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遭控在有上百位教育人員的公務群組,轉貼友人請託的國小教師甄試人選資料。(資料照,李梅瑛攝)

前陣子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把具有嘲諷意味的金驢獎,頒給抽象但又確實存在的「教育官場『河蟹』文化」,並舉教育部的學習歷程檔案遺失、新北市教育局長疑似關說教甄案為例。相關投書〈教育界河蟹成風,怎麼育才?〉指出,兩起事件的男主角,如今依舊安坐其位,真的讓人不可思議。撇除某些政務官尸位素餐的惡性不改,不妨從民間監督的角度,檢視河蟹文化滲透在基層組織的情形。

9月底發生2萬5000筆高中職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資料遺失,茲事體大,教育部的說法是委外廠商操作出錯所導致。當時國民黨立委要求1周內提出行政懲處名單,教育部卻拖了2個月,只有國教署長自請記過。對於教育高層戀棧官職,虛應故事的作為早已不意外。攸關2萬5000名高中職學生升學大事,全教總前後發出數則新聞稿譴責教育部,其他教團亦有要求盤點系統安全、斥責政府有失公信力…等,無論哪個全國層級教團,皆有不平之鳴。

然而第2檔河蟹事件,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疑似轉貼國民黨立委陳雪生關說教甄人事案,監督力道卻異常冷清。由於事發與國民黨立委有關,新北市執政黨同黨議員置若罔聞可說是稀鬆平常,僅有民進黨戴姓議員質詢並赴監院陳情。

新北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全市有13校共5,220人將於明日復課,但尚有3校2,149名學生繼續進行預防性停課。(圖/李梅瑛攝)
新北教育局長張明文。(資料照,李梅瑛攝)

據了解,全國目前有2萬多名流浪教師因正式缺極其有限,只能到處流浪當代理老師。同樣攸關2萬多名考生的教甄公平性,疲憊奔波還不如政客疏通。教育局長明目張膽在數百人的公開群組轉傳特定考生資訊與志願學校,硬掰是選民服務,卻不見新北市任何教團有所指責,與前述學習歷程檔案事件的民間監督力量,明顯呈現兩極。

難道新北市教團覺得這是家常便飯嗎?還是新北市教師會認為這些流浪教師的權益,可割可棄嗎?報載新北市教師會前後任理事長,皆涉及性平案件,嚴重喪失教師團體應有提供興革意見的作為。若說官場文化河蟹成風,新北市教育界皇城內的和氣可謂箇中翹楚。

為官者厚顏無恥,早已不是新聞,圍觀者視若無睹,更是悲哀! (相關報導: 風評:民進黨的「新獵巫運動」來襲! 更多文章

*作者為教師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林基興觀點:抗爭變電所只是害人害己
林庭瑤專欄:民進黨猶有郭正亮,國民黨難容于北辰?
觀點投書:誰殺了香港?
觀點投書:上吧!布蘭登!
李怡專文:中共體制下,理論活了新聞死了,精神凌辱更甚迫害
觀點投書:元旦、是被剝奪的紀念日?
觀點投書:國民黨有林為洲,繼續一敗塗地
觀點投書:淺談運動產業發產條例修法後的弊病及檢討
通化夜市必吃》在地人與必比登齊聲推薦,5個口袋名單不藏私一次公開!
101煙火秀點亮新年夜空360秒 全球首度展演展翅煙火
全臺首見跨河煙火 從日落玩到月升 萬人湧動嗨翻淡水漁人碼頭
影評解析/Netflix《地獄公使》結局逆轉看了滿頭問號? 6個必知人性啟示,見證神蹟反讓世界變成煉獄
2021Netflix韓劇推薦》近2000萬用戶追劇平台統計「年度最高收視神作TOP10」!《海岸村恰恰恰》只排第7
和101煙火比美!新北淡水辦跨河煙火秀 侯友宜自評「不輸雪梨」
台北跨年人潮不如去年 捷運全線載客量大跌60萬人次
出奇招!民眾黨宣布海選桃園市長人選 謝立功:盼複製柯文哲的成功模式
「揮別充滿陰霾的2021」 侯友宜發文感謝醫護付出
爆于北辰退黨將選桃園議員 黃敬平籲好聚好散:別黑化曾待過的團體
憲指部發布戰訓影片秀肌肉 台北車站反特攻畫面首度曝光
推崇鄧小平、貶抑習近平?!中共黨內浮現路線鬥爭:改革開放vs.大權獨攬
高空驚魂!機上身體不適、新冠快篩竟是陽性 接種3劑疫苗的美國婦女在廁所隔離5小時
水雉之美感動在地企業 郡宏光電宣佈開展年度公益計畫
中共絕密文件曝光新疆種族滅絕決策過程 《經濟學人》分析:習近平含糊其辭,地方揣摩上意、雷厲風行
拒絕人民幣的男人!陳昇30年來10首經典證明:就算不賺中國錢,台灣人也不怕餓死
中國廣西驚現「文革式防疫」,4名偷渡嫌犯遭遊街示眾惹議
【愛德華影評】《薩滿》結局毀三觀讓人不寒而慄!解析泰國神祕宗教的駭人起源
迎「反萊豬2年元旦」 蘇偉碩宣告堅持食安奮鬥:不達目的絕不停止!
年度20大政治金句排名曝光!微解封、校正回歸 他1人就包辦前3名
這個國家的新冠感染率高居歐洲之冠,為何還能淡定以對?
「把悲傷留在2021!」郭台銘跨年夜發布年度最後報告 提8字展望2022
桃機高規格防疫 迎接春節返鄉入境人潮 嚴密清消 旅客分流 打造乾淨 安全機場
中國仁醫李文亮吹哨兩週年,上萬網民留言懷念:李醫生新年快樂,我們會永遠記得你!
文在寅送給貪污前總統的新年禮物:特赦朴槿惠今生效,剩下17年牢獄與150億罰金都免了
他們在2021年最後一天獲救!在各界壓力下,印尼終於允許羅興亞難民船靠岸
【下班經濟學】糖尿病容易得癌症?名醫教你3招保養:遠離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
華爾街日報》串流媒體巨頭逐鹿韓劇市場,尋找下一個「魷魚遊戲」
長榮海運年終40個月並非人人有獎?網曝內幕:只有「這些人」才拿的到
北市設「得來速」篩檢站 柯文哲:研議防疫計程車司機提前打第3劑疫苗
FB的「按讚」功能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從它誕生的那刻起,就隱含了廣告心機
竹竹併好嗎2》大新竹升格急什麼?林智堅棄選也解決不了的4大爭點
胸部摸到硬塊、水泡是乳癌嗎?醫師揭4大常見症狀,8類高風險族群多留意
歷史新新聞》那一年,何韻詩因著這個人這件事站出來
回顧2021》哪些我們耳熟能詳的香港人、事、物,今年被迫走下歷史舞台
林智堅棄選,綠營還能保住新竹?黨內「老的不讓、新的不服」釀整合危機
接種疫苗也不敵新冠傳播?詹長權揭「四位一體」新生活:要思考與之共存
從電影臨演到政治明星 林智堅下一步前進中央政府?
從「這件事」感受到張麗善的溫暖 羅智強讚:是雲林人的幸福
開歐洲風氣之先!西班牙地方政府提供生理假,消除月經禁忌與女性在月經期間遭受的痛苦
侯友宜不拚連任直攻2024?葉元之揭「市長穩坐8年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