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有限小資族,要存台股基金還是買進台積電?盧燕俐告訴你這樣做,獲利翻倍不怕跌

2022-03-28 15:30
存台積電好,還是存台股基金好,作者分析關鍵。(資料照,圖/蔡親傑攝)
存台積電好,還是存台股基金好,作者分析關鍵。(資料照,圖/蔡親傑攝)

存台積電好,還是存台股基金好?

曾有粉絲問我,「專家都說『台灣最值得投資的公司就是台積電』,既然如此,我就乾脆每月定期定額買台積電就好,幹嘛投資台股基金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且讓我說一個有點類似天方夜譚的故事。今年過年後,與同學聚會,他開心的提到,「這輩子從沒料到,股票會幫我賺那麼多錢!」原來,2000年時,當台積電大漲到200多元,他聽到許多分析師都在推薦台積電,他也買進了兩張。

然而,不久後,台股崩盤了,台積電在2002年最慘時,股價曾來到34.9元,之後起起伏伏,甚至在2008年金融海嘯,又再度跌破40元。同學因忙於海外工作,就忘了他擁有這兩張股票。

買台積電從兩張變五張

直到2021年初,台積電創下679元歷史新高,他回台灣,許久沒聯絡的營業員,主動找上他,跟他聊起這件事,他才發現,「哇,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原來我是台積電的股東,一張還賺了40多萬。」

更誇張的是,同學去查證券戶頭,驚覺配股加上配息,當年的兩張,居然已經變成五張。也就是,當年買台積電花的40萬元,現在已經變成了300萬元資產,獲利高達七點五倍!

我跟同學坦承,「我也是台積電的小股東啊,可是,來來回回操作多次,沒抱那麼久,也沒賺七點五倍;周遭在金融業服務,有買台積電的人,也沒聽說一放可以放超過二十年的。」

倒不是我們這群專家都是「遜咖」,而是我們操作股票,都謹守停利停損原則。就我觀察,實務上,買單一個股會大賺五倍以上的,通常只有兩種情況,第一,公司大股東,對產業發展趨勢瞭若指掌,且對自家技術超有信心;第二,有福報,買了就忘記它,心中無股價,即使遇到股災也不怕,願意用時間換取股價。

有產業競爭力才能存股

台積電大漲,誰賺最多?應該還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他退休前就持有台積電12.5萬張,假設至今都沒賣,以2021年第一季來說,光是股利,就有3.43億元入袋。

張忠謀最清楚台積電的競爭利基,持股信心自然不同於一般散戶,而要找到這種可以用時間換股價,適合長期存股的股票,鐵定是全球產業地位無人能取代,且技術續保領先,進入門檻超高,獲利最好又年年成長。

坦白說,要同時符合這些條件,在台灣還找不到幾家公司。就連2021年4月,張忠謀先生在出席論壇時,也直言,「要再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難!」台積電的成功,有天時、地利與人和因素,單是人和部分,台灣有大量優秀且敬業的工程師,非他國可以媲美。

至於台積電股價,未來是否真能挑戰外資喊出的目標價1000元,相信沒人能拍胸保證,畢竟影響股價的變數很多,像是:整體產能供給、全球景氣變化、外資持股信心等等。

正如一位曾是四大基金操盤人的朋友,私下跟我聊天時做的比喻,「2020年買台積電的人都賺錢,2021年買的人通通套牢!堅持到2022年1月終於解套」股價領先基本面,也往往在各界樂觀中開始反轉,要精準掌握波段行情,沒想像中簡單。

基金避免押錯單一個股

所以,若是預算有限的小資族,現階段到底該存台積電,每月固定買一點零股,還是定期存台股基金?我想,如果是對台積電有信心,對半導體產業頗有概念,甚至本身就是從業人員,存台積電零股,應是可行的方式。

但倘若對產業、對股價、對加減碼時點,都缺乏敏感性,選擇績優的台股基金,讓優秀的經理人幫忙選股,比較能避免追高殺低,也較能分散風險。

作者介紹|盧燕俐

理財專家,多家金控公司講師與地產顧問,現任華視《鈔錢部署》節目主持人。

1970年生,從臺大社會系、政大新聞所畢業後,歷任《聯合報》記者、《Smart智富月刊》副總編輯、《今周刊》出版部副總編輯、《萬寶週刊》編輯總監,並主持過寶島新聲廣播節目,及中視股市節目。

十五年媒體與投顧生涯,全省跑透透,拜訪過兩百多位上市、櫃企業負責人,看盡產業興衰;並結識許多傑出的基金經理人和投資高手,對股市、基金、ETF與地產等各投資領域,有融會貫通的獨特見解。近十年則廣受各大電視媒體邀約,分享獨特的投資理財心得,助一般民眾輕鬆學習理財。

責任編輯/焦家卉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民進黨「政二代」加分惹議 湧言會、菊系新人角力越演越烈
烏克蘭戰爭效應》日本政界開始思考:我們是否應該成為核武國家?
陳其邁躍升「高雄共主」 菊系、湧言會極力拉攏盼「母雞扛小雞」
18歲公民權修憲只對民進黨有利?矢板明夫曝國民黨優勢:有擴大機會
買房必看》升息浪潮下,房貸怎麼挑比較省?還款、計息方式大不同,專家一次詳解
風評:電價凍漲到何時?看經濟部的專業與風骨而定
孫慶餘專欄:台灣面對侵略的自助之道!
蕭旭岑觀點:「兩岸互認主權」的謊言與風險
每天嘴巴喊著「我要離職」,卻一轉眼就三年過去?過來人真心建議:先把履歷投出去就明白
王冠璽觀點:「強迫公開道歉」的違憲困境與出路
繼續看好海運市場?萬海宣布訂購5艘新貨櫃輪、後年完工,總價近2百億元
黃清泉觀點:「假賊重罰?真賊縱放?」你能接受嗎?
上海緊急封城,可能衝擊台灣矽晶圓廠出貨!台積電聲明:目前生產不受影響
楊政達觀點:從華航私菸案談罪刑比例原則
李忠謙專欄:普京為什麼那麼恨烏克蘭?
觀點投書:戰爭真相─贏家還是輸家?
觀點投書:臨時起意的義務役期延長是走回頭路?
點教育》公立圖書館應有更多主動連結弱勢學童的功能
觀點投書:柯文哲是精算師還是變色龍?
王建煊專文:我喜歡的是林口的電梯
觀點投書:18歲的我與投票權
搞砸戰爭的真相─根本沒有戰略:《阿富汗文件》選摘(1)
新冠肺炎》99%陽性病例皆為無症狀感染者!上海宣布28日起「分區分批封城」
不只華碩遭殃!俄烏戰爭引發台灣企業困境 陳學聖:政府準備好了?
對俄羅斯發動網路攻擊 烏克蘭志願黑客到底是誰?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資本主義的未來之爭,「赫爾辛基」與「雅爾達」之爭
準備接種第四劑疫苗?醫曝真相:這族群恐需「季節性接種」
「看好今年中職票房成長20%!」蔡其昌:希望不受疫情影響
朱立倫稱修憲複決不該綁大選 民進黨:再度露出國民黨反改革真面目
危害美國國安!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入列FCC威脅清單
烏克蘭戰爭效應》台灣學到的教訓:不對稱作戰、恢復徵兵制、資訊戰與認知戰
新北市多元文化節登場!濕婆浪漫傳奇帶你了解印度多元信仰及璀燦文化
中市神岡圳前路拓寬工程啟動 確定保留「浮圳」文資
食在地、享當季 盧市長化身代言人力推台中在地水果及花卉
黃偉哲出席優秀青年表揚活動 傾聽需求打造台南為青年宜居城市
政壇前輩站台力挺「最強新人」綠營選將林志誠辦座談會大爆場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創新高好可怕?醫師:這類民眾不用擔心
專家喊設「解封停損點」!陳時中揭解方:檢疫所將只收確診者
「辜負這一刻就對你們感到可恥」!烏克蘭總統不斷發表演說,爭取源源不絕軍援
國內不明感染源累計9起 陳時中點名「3大傳播鏈」要密切注意
「為追殺張靜可能讓全民受災!」蘇煥智批東檢:全國監視器可能都犯個資法
證實林右昌隔離期延至10天 陳時中坦承:頒獎時沒戴口罩,染疫風險高
桃園市長選戰》羅智強已出局?朱立倫否認:本周起一一徵詢
5年盜領18億!台灣理專為何一直有弊案?工會:銀行每小時檢討業績才是主因
中國人不准看基努李維!騰訊視頻、優酷和愛奇藝全面下架,原因竟與這件事有關
大潭電廠52移工確診新冠肺炎 住竹縣宿舍搭交通車往返桃園
創今年最多!今天破200人確診新冠肺炎 83例本土、120例境外移入
大潭電廠驚爆多名移工染疫 蘇貞昌拍板 :特種行業人員與顧客須接種3劑疫苗
Omicron症狀與感冒難分辨,專家提醒:3大症狀持續三天要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