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包子的溫暖,讓藝文充滿能量

2015-10-26 14:17

? 人氣

明華園是東和外科診所受邀表演團體,讓臺東感受到在地藝術文化薰陶。左七為顏國順院長。(圖/東和外科診所)

明華園是東和外科診所受邀表演團體,讓臺東感受到在地藝術文化薰陶。左七為顏國順院長。(圖/東和外科診所)

藝術該有怎樣的定位?藝術不單只是作品,它更是一種態度、傳承與分享。而文馨獎,便是希望能夠透過獎項的頒發,讓更多人了解一般個人或團體對藝術的貢獻,並肯定他們對藝文的持續付出,進而期望達到拋磚引玉效果。本屆文馨獎獲獎者,讓我們有了更廣的思維;在獲獎者的背後,是令人感動的故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顆包子,也能溫熱藝術的靈魂

「來臺東演出真的很幸福,東和外科診所的顏院長,總是帶來溫熱的包子、饅頭、飲料等,這些都曾是許多遠道來東臺灣的藝術團隊,共同的溫暖體驗。」明華園在臉書上這樣寫著,每次火車票搶得再辛苦,總是在心裡默默發誓,即使來回要耗費十多小時車程,也一定要來到這片溫暖又美麗的沃土。

頒獎這天,隨著熱烈的掌聲響起,東和外科顏國順院長緩緩走上頒獎台,先說了一個故事:「診所之前有個原住民阿伯來看病,我看到他身上那一條圍巾,紅色的,好美,隨口告訴了他:『欸,你的圍巾好美,在哪買的啊?』『我自己做的。』『你編的嗎?好漂亮。』阿伯只回了一句『soga』;發現本來因為身體不適有些黯淡的臉,突然間振奮起來,看完病開心快步出去,藥也沒有拿,錢都忘了付…。

顏院長有感而發地說,為什麼會長期參與藝文活動,因為自己深深知道,身為一個醫生,追求的是全面的醫療,身心靈的平安健康;社會,更需要這樣的醫療。「文化部文馨獎,就是在做一個全社會的醫療;這也是我一直想參與這些活動的原因。」

東方藝術大師殞落 傳承永恆價值

「我們的前面是什麼,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什麼就是什麼,一切無分別,一即一切。」曾讓米羅讚嘆「在白色的天地裡,沒人能比得上他」。他是林壽宇大師,臺北故宮博物院首位典藏的現代藝術家、第一個代表歐洲參與文件大展的華人,以極簡主義享譽國內外的抽象大師。

嚴筱良女士(左)與林壽宇先生(右)。圖/嚴筱良女士
嚴筱良女士(左)與林壽宇先生(右)。圖/嚴筱良女士

性情中人的林壽宇,是後輩眼中的傳奇瀟灑人物……高雄市立美術館前館長謝佩霓曾分享與大師相處的小故事,提及這位大師用包裝香菸的錫箔紙來創作小雕塑,抱怨這樣讓他抽了很多菸,問為何不直接買錫箔,林壽宇卻說「這樣味道就不同了……。」

頒獎典禮上,當過世的林壽宇大師以影像的方式出現在螢幕上時,代表嚴筱良女士領獎的沈海玲女士無法抑制的眼淚,感動了在場每位的佳賓。「大師幾年前過世之後,師母就把大師好幾十幅的作品捐給了美術館,因為師母非常熱愛臺灣這塊土地。今天,大師已在天上,師母還在人間,由我代表師母來領這個獎,感謝大家,讓大師跟師母這份天上與人間結合最美麗的作品,能夠在文馨獎的這天呈現在大家面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