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伊拉克戰爭》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我很抱歉,但不後悔趕走海珊」

2015-10-25 17:32

? 人氣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25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主持人札卡里亞(Fareed Zakaria)的獨家專訪,當被問及2003年與美國共同發動伊拉克戰爭時,布萊爾表示,「對於那場戰爭帶來的任何錯誤,我感到抱歉(I apologize)」,但是並不包括海珊(Saddam Hussein)政權的垮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03年伊拉克戰爭

2003年,時任美國國務卿的鮑爾(Collins Powell)以衛星照片等情報在聯合國中控訴,伊拉克海珊政權境內藏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WMDs),並對人民施放化學武器,建請國際社會對伊拉克進行制裁。

 

 

當時的美國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準備興兵攻打伊克,獲得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的大力支持,由美國、英國、澳洲等國組成的聯軍於2003年3月20日向伊拉克正式宣戰,揭開了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序幕。

 

 

戰事開始約莫3周後,聯軍進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Baghdad)市區,包括海珊在內的遜尼派(Sunnis)伊拉克政府高官悉數消失。當年12月13日,聯軍於海珊家鄉提克里特(Tikrit)發現海珊,2006年12月30日遭到絞刑處決。

 

 

美軍於2011年12月18日全數撤出伊拉克,但在海珊政權垮台後,伊拉克再度陷入伊斯蘭教派之爭,遭欺壓已久的什葉派(Shi'ites)與遜尼派互相攻擊,還讓原本基地組織的伊拉克分支(AQI)伺機壯大,成為今日的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IS)。

根據官方統計,這場戰爭共造成了數萬名伊拉克居民死亡,逾4000名美軍以及179名英軍陣亡。

歷史評價甩不掉的戰爭陰影

布萊爾在2007年卸任英國首相後,立即接下了由歐盟、聯合國、俄羅斯和美國組成的四方集團(Middle East Diplomatic Quartet)所委任的中東特使一職,直到今年5月27日遞出辭呈為止。

由於布萊爾與布希兩人始終無法擺脫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歷史評價,相關批評與質疑始終跟隨著他,布萊爾決定在札卡里亞的節目中說清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