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今(27)日宣布,啟動「隱璞尋光計畫」,將主動拜訪12家金融機構及4家新創科技業者,挖掘具發展潛力創新案件,並協助業者釐清可能的法規疑義。首家為台北富邦銀行,金管會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處長胡則華將於今年4月中旬帶隊前往。
胡則華傍晚於金管會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隱璞尋光就是要尋找隱藏在公司裡的璞玉,透過我們拜訪,讓璞玉重新看到光芒,可以落地來應用。」企業規模大、資源多、有意願做創新與研發的金融機構會先訪談,新創科技業者部分會請金管會督導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推薦,目前還沒拿到名單。
12家受訪機構橫跨銀保證,獨缺公股
胡則華表示,金管會將以兩周一次的頻率進行拜訪,中間會穿插新創科技業者或是主動向金管會表達希望被拜訪的業者,第一階段16家都訪完預計花上七、八個月時間,12家已排定拜訪的金融機構依序如下:
台北富邦銀行、永豐金證券、富邦人壽、國泰世華銀行、群益金鼎證券、國泰人壽、中國信託銀行、好好證券、台灣人壽、將來銀行、阿爾發證券投顧、富邦產險
胡則華說,上述對象包括三類,一是已有金融科技專利授權出去,像是國泰金控、台北富邦銀行,以及正在進行的永豐金證券;二是過往有向金管會積極申請創新實驗或業務試辦的業者,例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富邦產險、永豐金證券;第三是比較有亮點的。
有媒體問胡則華:「會不會覺得有點sad,名單橫跨銀保證,連純網銀都有,就是沒看到公股?」胡則華說:「歡迎公股跟我們聯繫,他們沒有來申請實驗或試辦,也沒看到金融科技專利授權出去,相信內部還是有璞玉,如果有就來聯繫。」
自己先盤點,有無可提創新試辦案件?
胡則華說,希望受訪的機構,自己先盤點,以往想向金管會申請創新實驗或業務試辦,但最終沒提的案件。金管會已於去年10月24日放寬試辦要點,也許這些案子還有機會提出申請。
另外,金管會也想瞭解,金融業者從事創新時,面臨到的最大挑戰為何?對於金融科技創新與發展,未來有沒有想做哪些事?給金管會哪些建議?
胡則華說,隱璞尋光計畫沒有設定KPI,因為金管會三大業務局(銀行、保險、證券)已有每年各自催生3件業務試辦案件的責任額度。
她表示,隱璞尋光計畫希望達到三大效益,包括:一、幫業者解決問題,包括:法規、資金、人才等層面;二、促進合作;三、增進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