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紫禁城 文章列表
#
紫禁城
約 3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風歷史
話題
文化
世界
紫禁城占地72萬平方公尺,為何只蓋14年就完工?電視劇沒演的「2大秘辛」揭真相
與西方多以石頭建成、動輒百年才完工的歷史建築不同,中國古代主流建材以木頭為主。像是紫禁城自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工,至永樂十八年(1420年)竣工,僅花14年就完成浩大的工程,這在西方如巴黎聖母院(歷時180年)或聖彼得大教堂(約120年)的建築時間對比下顯得相當迅速。中國歷代王朝幾乎沒有百年建築的紀錄,這並不代表工法草率,而是深受文化觀念與施工效率......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7-08 17:22
歷史
中國歷史
古代歷史
風生活
風歷史
話題
新知
文化
世界
北京故宮沒有任何紫色建築,為何取名「紫禁城」?電視劇沒演的3大秘辛揭曉
北京故宮,被譽為全球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建築群,不僅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也是一座融合天文、哲學與風水思想的歷史瑰寶。雖然人們熟知故宮的建築是紅牆黃瓦,但你是否曾疑惑,為何名為「紫禁城」,卻不見一絲紫色?紅牆黃瓦的宮殿,為何偏偏取名「紫」禁城?故宮原名「紫禁城」,自明成祖永樂年間建成以來,一直作為中國封建皇權的象徵。1925年對外開放後改稱「故......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7-05 18:12
紫禁城
北京故宮
故宮博物院
風生活
風歷史
話題
文化
世界
紫禁城有近萬個房間,為何連一間廁所都找不到?課本沒說的歷史真相,後果不堪設想
北京的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朝共24位皇帝的居所,也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質建築群之一。然而,這座氣勢恢宏的皇宮內,據說擁有多達9999間半的房間,卻不見一處真正的廁所。這樣的安排,不免引發外界好奇:住在宮中的人們,到底如何解決生理需求?「天子腳下,污穢不容」的古代禁忌根據《搜狐網》報導,紫禁城始建於西元1406年,由明成祖朱棣下令......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6-20 16:00
歷史
中國
中國歷史
風生活
風歷史
文化
清朝滅亡溥儀退位,遣散下人流落街頭!2類人一出宮竟成搶手人才
清朝滅亡後,宮廷崩解、權貴落魄,不少曾在宮中服侍的王公貴族、宮女、太監都面臨身份轉變與生存挑戰。過去受人伺候的王爺們也不得不開始自食其力。然而根據《網易》報導,在溥儀退位後,有兩類人卻逆勢而起,憑藉一身本領在民間廣受歡迎。他們是誰?為何能在動盪中站穩腳步?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16 16:58
紫禁城
溥儀
清朝
風生活
教育
新知
風歷史
文化
古代沒有鋼筋水泥,為何萬里長城能百年不倒?專家揭秘穩固的背後真相
長城是中國古代為了防禦外敵入侵而修築的軍事防禦工事,最早可追溯至戰國時期,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長城進行修繕與擴建,到萬曆帝的200多年間,長城經過20次大規模修建,不過,古代沒有鋼筋水泥,這座明長城卻能歷經600年不倒,對此,專家揭露穩固的關鍵在於當時的工匠使用了「糯米砂漿」,可說是比水泥還牢固。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3-30 14:36
長城
中國
歷史
風生活
新知
風歷史
文化
世界
紫禁城占地廣大,三大殿為何一棵樹都沒有?專家揭課本沒說的真相,不是為了防刺客
位於北京市中心的故宮(紫禁城)在明清時期是皇帝執政跟生活的場所,故宮古建築數量眾多,造型多樣、保存也很完整,是北京中軸建築的經典代表。其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並稱為外朝三大殿,是皇帝舉行重大活動的地方。不過,有人發現這三大殿的周圍完全沒有種植任何一棵樹,有人認為是要防止刺客暗殺,也有人說是維持莊嚴的氛圍。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周乾指出,這些都不是原因,最主要是和古人五行的觀念有關。
黃慈語
2025-03-27 17:28
紫禁城
故宮
北京故宮
新聞
政治
總統府沒三節最氣的不是府裡人?基層公務員傻眼怨嘆「從沒領過」:紫禁城過太爽
114年度總預算案21日在朝野激烈攻防中三讀通過,總計刪減2076億元,而後政府各部門「道歉」、「取消聲」頻傳。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就發出致歉信,表示因國務機要費被刪凍,春節禮金無法發放。此消息一出,引發基層公務員不滿,許多人紛紛在社群平台上留言質疑,「笑死哪來的三節獎金」、「從沒拿過,記得補給我」、「奇怪我們怎麼沒有三節哦原來只有總統府有喔。」
李瑋萱
2025-01-24 11:20
總預算
三節獎金
總統府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紫禁城門上有81顆圓形門釘,不只是裝飾而已!真實用途曝光, 百姓錢再多也不能裝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故宮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永樂十八年(西元1420年)落成。位於北京中軸線中心的故宮,占地面積72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公尺,有大小宮殿70餘座,房屋9000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的宮殿型建築,也是明清兩朝皇帝居住的地方。不過,你知道嗎?遊客參觀時會注意到,紫禁城宮殿大門上有金色圓形門釘,除裝飾外,最重要的是固定木門建材,達到防禦的作用。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2-02 17:04
中國
紫禁城
中國大陸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北京故宮明明是紅牆黃瓦,為何叫做「紫」禁城?課本沒寫的2大玄機,背後意義超乎想像
中國北京故宮又名為紫禁城,是明清時期的皇宮,占地面積72萬平方公尺,是現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不過故宮整體顏色使用紅色與黃色,並沒有紫色的建物,為何卻被稱作「紫」禁城呢?其實是受到了星象學和道家的影響。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11-24 16:10
歷史
中國歷史
古代歷史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紫禁城裡有上萬個房間,為何連一間廁所都沒有?電視劇沒演的背後真相,後果難以想像
每個人生活都離不開吃喝拉撒幾種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無論現代人或古人都是如此,不過據記載,紫禁城占地廣大、房間有上萬個,裡頭竟完全沒有規劃獨立的廁所,那他們究竟是如何解決如廁需求的呢?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11-18 16:10
中國歷史
古代歷史
歷史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紫禁城占地72萬平方公尺,為何只花14年就建造完成?課本沒說的2大真相,絕非偷工減料
比起西方建築主要是以石頭建成,中國古代更多是使用木頭,不過木頭比石頭來得不易保存,因此15世紀前的木構建築多數已經不存在,另外,西方的建築常需要百年才能完工,中國卻少有建造百年的建築物,其實都是受到2大關鍵影響。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11-10 16:00
歷史
中國歷史
古代歷史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紫禁城占地面積72萬平方公尺,為何周圍一棵樹都沒有?歷史學家揭電視劇沒演的3大玄機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故宮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永樂十八年(西元1420年)落成。位於北京中軸線中心的故宮,占地面積72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公尺,有大小宮殿70餘座,房屋9000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的宮殿型建築,也是明清兩朝皇帝居住的地方。不過,外界疑惑故宮園區占地廣大,為何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周圍卻連一棵樹都沒有?對此,中國歷史學家紀連海也點出背後三大關鍵。
胡冠廷
2023-10-19 11:37
中國
紫禁城
中國大陸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古代嬪妃被打入冷宮為何難以翻身?專家揭背後原因,淒慘下場根本精神上的凌遲
經常在古裝劇中看到這樣的劇碼,某位嬪妃、皇后惹怒皇上,便被打入「冷宮」自生自滅,喪失所有寵愛與原先優渥的物質生活。事實上,「冷宮」不是一個固定的地方,而是一個概念,只要把嬪妃送到沒人照顧、物質匱乏的屋子裡,剝奪她原有的一切,都通稱為打入冷宮。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9-04 10:33
打入冷宮
冷宮
嬪妃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古裝劇中「午門」不是用來斬首的地方!3大真實用途曝光,原來我們都被電視劇騙了
中國古裝劇一直都深受民眾喜愛,相信不少人都曾在電視劇中聽過皇帝下令要將某人「推出午門斬首」這句話吧?因此,許多人一定都以為「午門」就是個囚犯要被砍首示眾的刑場,但其實這是個錯誤。其實,「午門」就是紫禁城的正門,相較於紫禁城的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等其他大門來說,「午門」在整體建築上更為宏偉,因此對於紫禁城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平時的用途除了是皇帝頒發詔書、舉行重大儀式等彰顯國家威嚴的場所外,最多就是用於杖罰一些犯了錯,或觸怒龍顏的朝廷大臣。
吳欣蓉
2023-07-31 11:52
紫禁城
午門
斬首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溥儀不只是網球王子,還是中國第一嘻哈Rapper!末代皇帝的生活,比想像中還要潮
人物小檔案
時報出版
2022-07-23 00:47
歷史
中國歷史
末代皇帝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馬踏山海關,愛新覺羅漢化可溯源自大明永樂帝:《大清紫禁城》選摘
1644年暮春4月,打進北京的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在前皇宮─紫禁城裡燃起火焰,匆匆宣布稱帝。
翟晨旭
2022-07-11 13:10
紫禁城
愛新覺羅
女真人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江仲淵推荐:海納百川的承載體,紫禁城留下的不只是歷史
論中國自明、清以來的政治演變,紫禁城是繞不開的話題。它初建於明朝,鼎盛於清代,迄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曾是封建皇權的象徵,是帝王將相的舞臺。直到宣統皇帝於1924年因政變而出走北京,紫禁城再也不是「天高皇帝遠」的存在,藉著作者龐大史料的蒐集及分析,我們能翻過厚厚的朱牆,揭開紫禁城的過往面紗。
江仲淵
2022-07-09 13:10
紫禁城
明朝
滿清
風生活
風歷史
文化
皇帝過年也會發紅包?而且內容還超豐富?一窺紫禁城如何迎新年,原來皇上竟吃不到團圓飯
皇帝怎麼過年十分神秘,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表示,皇帝過年跟老百姓一樣也會發紅包,裡頭除了金銀元寶外,罕見的水果魚肉乃至筆墨紙硯都是紅包物品。
中央社
2021-02-14 09:30
文物
春節
紫禁城
評論
風生活
風書房
風歷史
御花園中的暗戰,一場爭相輸掉的選秀賽:《真相只有紫禁城知道》選摘
北京故宮博物院中軸線上最北端的御花園,雖然占地一萬二千平方公尺,但對宮廷來說,實在算不上是大的休憩場所,相較於今天的生活,有點類似社區裡的綠地。不過,要談到紫禁城的清宮生活,御花園有一項大家熟知的業務,就是皇家選秀。
楊原
2020-10-16 05:10
紫禁城
清朝
皇帝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1%Style
700年名畫天價落鎚!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攜出紫禁城 元代《五王醉歸圖》逾11億成交
國際拍賣公司蘇富比8日拍賣元代名畫《五王醉歸圖》,最後這幅珍貴畫作以3億660億港元(約新台幣11.6億元)天價落鎚售出。最初,《五王醉歸圖》預估的成交價格落在1000萬至1550萬美元(約新台幣2.9億至4.5億元)。
廖綉玉
2020-10-09 08:00
拍賣
唐朝
蘇富比(Sotheby's)
風生活
風歷史
從一國之母變瘋婦!她與侍衛通姦產子、嬰兒慘遭溥儀丟入鍋爐…「末代皇后」婉容的悲劇人生
1922年12月1日,北京紫禁城內到處敲鑼打鼓、歡天喜地,原來,這天正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大婚之日。但怪異的是,在紫禁城的新娘房卻異常的冷清,頭戴鳳冠、身穿霞披的女子淚跡斑斑、呆滯地坐在床頭。
黃瑜敏
2020-05-15 17:01
歷史
紫禁城
天津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蘇曉康專文:紫禁城─趕走溥儀是民國史上最不名譽的事
我常會站在景山萬春亭上,向南俯瞰神武門。它後面的這座紫禁城,也不免有一段「現代史」。
蘇曉康
2020-02-14 05:50
文物
故宮
紫禁城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女子開越野車進紫禁城,還上傳照片炫耀!北京故宮容忍特權,引發眾怒
一名女子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自己駕駛豪華越野車進入紫禁城的照片,在中國引發軒然大波。故宮博物院周五(1月17日)連夜致歉。
BBC News 中文
2020-01-18 17:00
中國
紫禁城
特權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文化
點亮紫禁城 BBC帶你一探夜幕下的北京故宮
即將迎來600歲生日的北京故宮,在2019年元宵夜罕見向大眾開放,這是紫禁城建築群第一次在夜晚被點亮,也是中國末代皇帝溥儀離宮後,故宮94年來首次舉辦此類活動。
BBC News 中文
2019-02-21 17:10
北京
攝影
照片
風生活
風歷史
清宮選秀根本不選漂亮的!5個《延禧》《如懿》沒演的歷史真相,原來侍寢要太監全程記錄
宮廷劇《延禧攻略》中的女主角魏瓔珞從宮女選秀進入紫禁城,再一步一步打怪升級的故事讓人看了十分過癮,尤其是報仇雪恥的橋段更是讓電視機前面的觀眾拍手叫好。不過,《延禧攻略》《如懿傳》中的情節可是真有其事,而且歷史的真相更令人震驚,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清朝,從選秀揭開故事的序幕,看看妳是否可以通過重重考驗稱霸後宮呢?
焦家卉
2019-02-21 14:38
選秀
歷史
紫禁城
風生活
世界
紫禁城的明黃綢緞、革命的鮮紅旗幟和貝托魯奇的電影世界
雖然最後一部重要作品《戲夢巴黎》在2003年完成,但貝納爾多·貝托魯奇是20世紀的產品,他創作的是20世紀的電影。帕索里尼和法國新浪潮在他的作品中激起漣漪,馬克思和佛洛伊德的思潮在他的片場和剪輯台上震蕩迴響。
BBC News 中文
2018-12-02 10:00
義大利
紫禁城
溥儀
風生活
妃嬪各個陰冷狡詐、矯揉造作⋯但宮鬥劇中這些「暖角」卻為紫禁城注入了暖流!
近期宮鬥劇熱潮又再起,看後宮女人鬥得你死我活,赤裸裸呈現人性黑暗面,讓人看得拳頭緊握,但宮鬥劇中也有不少「暖角」穿插其中,時不時給予主角身心靈的援助,在紫禁城裡帶來一股暖流。今日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盤點近幾年熱門宮鬥劇中的好人好事代表,就像行星繞著太陽轉,他們的一片真心暖到你哭出來。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2018-10-18 16:56
後宮甄嬛傳
延禧攻略
宮鬥劇
風生活
風歷史
《如懿傳》打入冷宮是送去哪?揭清宮「妃嬪冤死之地」,珍妃被關到長滿蝨子、慘死井中
《延禧攻略》、《如懿傳》熱播之後,我們常會看到皇帝龍顏大怒、指著地上犯錯的嬪妃說出:「把她打入冷宮!」故事往往就告一段落。但你知道冷宮究竟是在紫禁城的哪裡嗎?「打入冷宮」是很嚴重的處罰嗎?翻開歷史真相,「打入冷宮」可能比被趕出宮、或死刑還痛苦...
黃瑜敏
2018-10-08 11:38
歷史
紫禁城
清朝
風生活
旅遊
風歷史
《延禧攻略》太夯!遊客造訪真實的延禧宮卻超幻滅...竟是一座經歷數十次惡火的「爛尾樓」
隨著宮鬥劇《延禧攻略》走紅,北京故宮內的「延禧宮」近期擁入大量人潮。但這處宮殿在清代多次歷經大火,改建西洋樓卻未完工,讓不少參觀民眾到場才驚呼「怎麼長這樣」。
中央社
2018-08-29 15:33
中國
旅遊
歷史
風生活
風歷史
八國聯軍攻入京城,她卻被慈禧趁機殺害!這口「珍妃井」訴說政治惡鬥下無辜慘死的悲劇…
文化遺產 1987年/2004年登錄
大是文化
2018-07-24 07:30
紫禁城
故宮博物院
世界遺產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藝文
法國總統馬克宏赴中展開首度國是訪問 「一帶一路」成此行最大重點
法國總統馬克宏偕夫人布莉姬特8日抵達中國展開3天的國是訪問,這是他上任後首次訪中,他也是中共19大後第一位訪中的歐盟國家領袖。他首站造訪陝西省千年古都西安,參觀秦代兵馬俑、唐代大雁塔與大清真寺等重要古蹟,並在唐代大明宮遺址發表法中關係的演說;他9日將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並參觀紫禁城。
廖綉玉
2018-01-08 19:02
習近平
美國
歐盟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看懂中美領袖盤算》習近平為何把川普捧成皇帝?這些議題他倆絕不碰!
美國總統川普首度訪問中國,中國以「國是訪問+」超高規格接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在帝王象徵濃厚的紫禁城款宴川普,讓川普成為第1位在紫禁城內享用晚宴的外國領導人,而川普與習近平9日在人民大會堂進行「川習會」,《衛報》指出,中美雙方各有盤算,川普希望中國在北韓問題上有更積極作為,習近平則想藉此展現中國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強國形象」。
簡恒宇
2017-11-09 14:00
習近平
北韓
劉曉波
風影音
國際
美利堅皇帝駕到!川普成首位在紫禁城用晚膳外國領袖 「國是訪問+」強化川習私人友誼
美國總統川普的首次亞洲行程來到第3站:中國,而川普在第1站的日本受到熱情款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川普幾乎是形影不離,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社論卻酸,日本極力討好美國的行為,是因為「缺乏自信」,但川普到了中國,中國則是祭出「國是訪問+」高規格待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婦親自帶川普遊覽紫禁城,更讓川普成為中共建政以來,首位在紫禁城用晚餐的外國元首。
簡恒宇
2017-11-08 20:30
習近平
故宮
紫禁城
風生活
世界
梅花鹿進紫禁城!北京故宮邀9隻梅花鹿進宮,原來是為「這個活動」 作準備…
北京故宮博物院即將舉辦承德避暑山莊野生梅花鹿及相關文物展,配合展覽,北京故宮博物院慈寧宮花園目前已經有9隻梅花鹿,牠們將在故宮生活至2018年2月底。
中央社
2017-09-25 14:43
皇宮
文物
展覽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賴慈芸專文:好大的面子!皇帝來寫序
譯書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至低限度在我本人如此),我尤其討厭外國人寫的有關中國的書。——秦仲龢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在香港
賴慈芸
2017-01-12 05:40
蔚藍文化
賴慈芸
夏濟安
新聞
政治
國內
稱國慶牌樓「紫禁城美學」 黃國書:新政府應有新美學思維
每年10月的國慶日,總統府前及各機關會立起大紅牌樓慶祝。但民進黨立委黃國書今(31)日於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質詢時表示,中華民國的慶典美學,始終繼承舊政府的牌樓傳統,是「紫禁城美學」,沒有展現新政府的新氣象。
杜兆倫
2016-10-31 19:20
鄭麗君
文化部
黃國書
新聞
國際
梅鐸、鄧文迪離婚案近尾聲
全球媒體鉅子、「新聞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梅鐸(RupertMurdoch)與華裔「虎妻」鄧文迪6月傳出婚姻破裂,經過女方撤換律師等爭產轉折,據傳已達成「友好」協議,雙方預定20日出席法院聽審,14年婚姻或將順利落幕。
楊芬瑩
2013-11-20 11:35
梅鐸 Rupert Murdoch
鄧文迪
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