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仲淵推荐:海納百川的承載體,紫禁城留下的不只是歷史

2022-07-09 05:10

? 人氣

歷經明、清2個中國史上最後的封建王朝,紫禁城埋藏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本身也是歷史的見證與參與者。(資料照,時報出版提供)

歷經明、清2個中國史上最後的封建王朝,紫禁城埋藏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本身也是歷史的見證與參與者。(資料照,時報出版提供)

論中國自明、清以來的政治演變,紫禁城是繞不開的話題。它初建於明朝,鼎盛於清代,迄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曾是封建皇權的象徵,是帝王將相的舞臺。直到宣統皇帝於1924年因政變而出走北京,紫禁城再也不是「天高皇帝遠」的存在,藉著作者龐大史料的蒐集及分析,我們能翻過厚厚的朱牆,揭開紫禁城的過往面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翟老師原本是明、清古文物鑑定修復的一員,而回首紫禁城過往的歷史時,對於宮內建築與其用處做了非常完整的詮釋,是很值得玩味的點。本書內容圍繞著整座紫禁城的興衰,進而講述整個中國的歷史進程。

而內容又可分為3大類做為探討,分別為「故宮的禮儀」、「帝王家的故事」、「政治的肇始與紛擾」。

紫禁城是個封建等級極度森嚴的象徵,內部的禮儀繁瑣慎重,造就出諸多中國獨有的文化儀式,而許多重大的歷史進程也多關乎於禮儀。例如嘉靖皇帝是明武宗的堂弟,由於明武宗死後膝下無子,就由嘉靖繼位,嘉靖在繼位前與權臣爆發「大禮儀」事件,其焦點在於是否從正門「大明門」進行登基大典。表面上來說,這是一個簡單的儀禮之爭,實際上,暗藏著嘉靖皇帝與臣子的權力鬥爭。

紫禁城(圖/取自Unsplash)
紫禁城紅牆綠瓦內藏著中國,乃至東亞史的眾多史料與秘辛。(資料照,取自Unsplash)

我們提到家國之事,當然離不開皇子們的教學,相較於滿清皇子的兢兢業業,明朝皇帝就顯得比較個性突出了,每個皇帝基本都有自己的「雅興」,如朱見深玩瓷器、朱由校玩木工,且樂此不疲,到了明朝後期這種狀況愈發明顯,也使國力走向衰敗。

究竟是體制哪裡出現問題?在這過程中,皇族、宦官、文臣、武臣間的關係又是如何巧妙地取得平衡?本書(大明紫禁城)將為你提供解答。

紫禁城由於政治地位上的特殊性,也會因為不同時代的政治肇始與紛擾,而改變著內在與外觀,舉個書中有趣的例子,嘉靖皇帝早年英明苛察,晚年則稍嫌自負,奉天殿是三大殿之一,取奉承天命的意思,是朱元璋以來就定下的名字,然而在嘉靖年間遭雷火燒燬,嘉靖重修皇殿時,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奉天殿改名為皇極殿,群臣們再怎麼謾罵,也奈何不了頑固的嘉靖。

清兵入關後,面對剛打下的天下,經過殘酷鬥爭洗禮的新王朝最迫切的願望就是休養生息,被戰爭整得滿目瘡痍的皇城宮殿急需修復。新皇帝最迫切的願望就是和,順治第2年即將皇極殿重新命名為太和殿。

 20170907-紫禁城的太和殿,在明代名為皇極殿,是明朝天子接見臣子之處。(秀威資訊提供)
紫禁城的太和殿,在明代名為皇極殿,是明朝天子接見臣子之處。(秀威資訊提供)

從奉天至皇極,又從皇極至太和,一部中國中央治術史活生生地展示在這裡。

紫禁城幾乎代表有明以來中國的最高政治核心,這裡的皇帝都曾在同一個宮殿,坐在中央的龍椅之上,受到百官的朝拜,但同樣是在紫禁城,竟能出現雍正那樣每天5點起床、6點準時上班的勤懇皇帝,亦有放蕩不羈、建立豹房,寵信宦官的正德皇帝存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