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華民國邦交國的思辨

2022-07-09 05:30

? 人氣

台灣和邦交國之間都定期會有經濟活動,但其比重連2%都沒有。從此面向來看​​,我們每年花費數10億元在邦交國的駐外技術服務、雙邊與多邊合作等的原因,必定是政治意義大於實質意義。(資料照,取自外交部官網)

台灣和邦交國之間都定期會有經濟活動,但其比重連2%都沒有。從此面向來看​​,我們每年花費數10億元在邦交國的駐外技術服務、雙邊與多邊合作等的原因,必定是政治意義大於實質意義。(資料照,取自外交部官網)

隨著中華民國的友邦愈來愈少,這不禁令人思考邦交國對於台灣的意義是什麼?一方面,我們國家都是和一些在地緣政治經濟上,對台灣沒有任何意義可言的小國建交;但是另一方面,他們都仍然是在聯合國中有發言提案權的,對於維持台灣的國際地位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國家定位的角度來看,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固有之疆域的規定,我們目前還是代表著中國的政府,所以現有的邦交國都是不承認中共為中國的合法代表,而是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的合法代表;但是中華民國實際的管轄範圍只有​​台灣、澎湖群島、福建的金門、馬祖與部分南海諸島,這便是印證了建交是為了政治上的意義,而且我們憲法的增修條文卻以「自由地區」稱呼台灣,以所謂「大陸地區」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想必沒有一個現代國家會實際上認同這個定位的。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行政院在2021年對於我國的出口貿易量作了一個統計:「我國第1大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含香港),占整體出口比重42.3%,出口金額較109年增加24.8%;第2大出口市場為東南亞國協(10國),占整體出口比重15.7%,出口金額增加32%;第3大出口市場為美國,占整體出口比重14.7%,出口金額增加30%;第4大出口市場為歐盟,占整體出口比重7.1%」,雖然像之前我提到的,台灣和邦交國之間都定期會有經濟活動,但是其比重連2%都沒有到,因此從這兩個面向來看​​,我們每年花費數10億元在邦交國的駐外技術服務、雙邊與多邊合作等的原因必定是政治意義大於所謂的實質意義。

假設一下中華民國完完全全沒有邦交國,雖然不會對於我們的經濟造成太大的影響,但這會直接代表著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承認中華民國的主權,對於我們往後的國際交流會不會造成問題仍然有待討論。當然,這不太可能會發生,這有兩個原因:第一,畢竟在美國逐漸清晰的「戰略模糊」下,身處於第一島鏈的台灣是抗共的第一線,為了美國自己的國際地位以及抗衡中共,是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的。像是帛琉在第二島鏈對於美國戰略性位置極為重要,為了不讓中共外交突破到第二島鏈,如果中共企圖買通帛琉,美國對此是會介入的,而這正是以前發生過的事情。

第二,中共也沒有必要大撒幣的對於台灣進行施壓,這是因為如果台灣一個邦交國都沒有了,可能會引發台灣內部立場偏綠的人,提出去除中華民國國號以及其所代表的一中原則框架,因為沒有邦交國反而會提供台灣一個可以從新審視自己國號的起始點。像是現任立法院長游錫堃以前便提過「當『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少之又少時,『台灣』的邦交國就會出現。所以未來『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就讓習近平去操心吧!我們不必心煩。」

在台灣已經沒有多少邦交國的現況下,中共再進一步的金錢外交對於他們不會有實質上的幫助,而國內台灣人也已經對於友邦斷交麻木了。如果兩岸情勢真的繼續惡劣發展,最差的情況便是2國開戰,而當中共已經在對台發動武力侵略之時,他們也沒有必要再花錢將台灣的邦交國買通了。

*作者為業餘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