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占地廣大,三大殿為何一棵樹都沒有?專家揭課本沒說的真相,不是為了防刺客

2025-03-27 17:28

? 人氣

位於北京市中心的故宮(紫禁城)在明清時期是皇帝執政跟生活的場所,但周圍完全沒有種植樹木。(示意圖/取自Unsplash)

位於北京市中心的故宮(紫禁城)在明清時期是皇帝執政跟生活的場所,但周圍完全沒有種植樹木。(示意圖/取自Unsplash)

位於北京市中心的故宮(紫禁城)在明清時期是皇帝執政跟生活的場所,故宮古建築數量眾多,造型多樣、保存也很完整,是北京中軸建築的經典代表。其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並稱為外朝三大殿,是皇帝舉行重大活動的地方。不過,有人發現這三大殿的周圍完全沒有種植任何一棵樹,有人認為是要防止刺客暗殺,也有人說是維持莊嚴的氛圍。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周乾指出,這些都不是原因,最主要是和古人五行的觀念有關。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紫禁城占地廣大,三大殿為何一棵樹都沒有?

據《光明日報》報導,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周乾指出,故宮的整體佈局與「五行」相對應。如故宮的東區有南三所,為皇子們生活的場所,而皇子處於人生成長階段,猶如春天成長的幼苗,因此該區域的建築功能與「五行」中的「木」對應;故宮的西區有慈寧宮,為皇太后養老的場所,而皇太后往往被視為處於人生圓滿階段,猶如秋天成熟的果樹,因此該區域的建築功能與「五行」中的「金」對應;故宮南部為午門,其城臺為紅色以顯示封建王朝皇權的威嚴,「紅」在古代多為火焰的顏色,因此與「五行」中的「火」對應。

故宮的北部有欽安殿和天一門,其中欽安殿內供奉道教水神:真武大帝,天一門的名字則源於「天一生水」,因此與「五行」中的「水」對應;故宮的核心區域為外朝三大殿,為皇帝執行政治權力的場所,寓意統治國土,且三大殿的平面形狀即為「土」字形,從而與「五行」中的「土」對應。

民間傳言解釋說,紫禁城外朝不種樹是為了防止刺客藏在樹木裡。這種說法一開始看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實際上,皇帝的生活區,像是養心殿、御花園等等的地方,都可以看到裡面種植很多高大茂密的樹。由此可見,這個說法並不是對的。還有另一種說法,認為不種樹的原因是為了襯托皇帝威嚴、端莊的氛圍。

周乾表示,他們在考察明清帝王在故宮以外舉行各類重要活動的場所,如天壇、太廟、社稷壇等,這些地方一樣也需要威嚴莊重的氛圍,但這些建築的周邊也種植了很多樹木,透過這個我們可以知道「烘托威嚴」並非真正的原因。

古人「紫禁城外朝不種樹」的做法,實際上與「五行」中「木克土」的理論相關。在古人的認知中,紫禁城外朝處於「五行」中的「土」方位,如果在太和殿廣場上廣植樹木,就會觸犯「木克土」之忌。

資料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惠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