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解析白宮「Signal門」:《大西洋月刊》披露機密群聊,美國安團隊洩密六大疑點

2025-03-27 16:01

? 人氣

鬧出誤加媒體高層進入政府機密群組的Signal聊天程式。(美聯社)

鬧出誤加媒體高層進入政府機密群組的Signal聊天程式。(美聯社)

過去48小時裡,白宮高級官員一直面臨國會議員和媒體的質詢,他們質疑一名記者為何能加入有關即將進行的軍事行動的敏感群聊,以及川普總統的國家安全團隊為何以不安全的方式分享敏感資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大西洋月刊》主編高德柏格(Jeffrey Goldberg)加入Signal平台後,該雜誌首次報導了群聊的詳細資訊。川普政府高級官員在群聊內討論即將對葉門胡塞武裝實施軍事打擊,他目睹全程。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隨後證實,高德柏格最初分享的聊天內容「看起來是真實的」。

高德柏格和該雜誌遭到了川普政府的反彈,但《大西洋月刊》週三(3月26日)發表了完整的文本,其內容涵蓋3月對葉門進行襲擊的詳細、且大概率屬於機密資訊的計劃。

雖然這段群聊包含敏感內容,但仍有許多未知之處。以下是有關所謂「Signal門」的六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這些資訊是否屬於機密?

川普政府堅稱聊天中分享的資訊並非機密。

國家情報總監塔爾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在國會聽證會上告訴議員,Signal裡的聊天「坦誠而敏感」,但「沒有分享任何機密資訊」。

但在詢問中,她和中情局局長約翰·雷克利夫(John Ratcliffe)似乎不確定襲擊計劃的機密性。他們隨後強調,防長赫格塞斯有權對分享的詳細資訊類型進行加密和解密。

赫格塞斯否認分享機密資料,但專家對這類敏感資訊不會被標記為機密表示質疑。

美國國家安全局前總法律顧問格倫·格斯特爾 (Glenn Gerstell) 向BBC表示:「難以想像這些資訊在事件發生時不是機密資訊。」

「我不知道他們後來是否解密,但任何涉及美軍即將採取的軍事行動在當時都會被保密。」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週三表示,聊天中「沒有討論任何作戰計劃」。相反,她將所分享的資訊描述為「敏感的政策討論」。

喬治梅森大學國家安全研究所執行董事賈米勒·賈弗(Jamil Jaffer)表示,赫格塞斯並沒有發送「第三次世界大戰或太平洋地區的作戰計畫」。

「但與此同時,」賈弗表示,「這些行動細節如果公開,可能會危及美國人的生命或危及行動的成功。」

誰將高德柏格添加到該聊天群組中?為什麼?

高德柏格在其原文中稱,3月11日,他首次「在 Signal 上收到了一位名叫邁克爾·瓦爾茲(Michael Waltz)的用戶的連接請求」,此人是川普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

兩天后,他寫道,他收到通知,他將被納入一個名為「胡塞PC小組」(Houthi PC small group)的小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