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熱鬧非凡的公館商圈,憑藉捷運松山新店線與多條公車路線的交會,以及台大等學術機構帶來的大量人潮,一度是台北市最繁華的商業區之一。然而,近年來,這個商圈的景況似乎逐漸改變,店家紛紛撤離,讓許多老台北人感嘆:「台大公館商圈是不是快不行了啊?」
公館商圈沒落?店家大量倒閉、空租現象明顯
有網友在PTT Gossiping板發文,回憶疫情期間搭車經過公館時,曾數次觀察店家狀況,「大概新生南路、羅斯福路路口到基隆路口就倒了三十多家」,即便疫情已過,商圈內仍有不少店面閒置,「到現在零零總總空的店面可能還有十來間」。
其中,更有一家店面掛著「禮儀社即將開幕」的布條已經數年,讓他不禁猜測是否因都市更新問題遲遲未能談妥。
他也提到,台電大樓周邊已經有兩塊土地進行都更,感嘆「這些房東撐著,不如早點都更換個新氣象」,話鋒一轉,他又補充,變成現在清幽清幽的感覺也不錯,「至少新生南路騎YouBike還蠻舒服的」。
老店紛紛退場,轉型成高級餐廳?
貼文引發熱議,許多網友紛紛分享自己的觀察與看法。有些人對於心愛的店家關門感到不捨「自從車輪餅倒了以後,我就拒絕去那邊吃東西了」;也有網友指出,公館商圈的營業時間逐漸縮短,「那邊一堆店八點多就收了」、「現在放著也沒房租啊!NET那間空幾年了,星巴克那間也有空半年了吧」、想想以前我還在大世紀戲院看機器戰警2,以前那邊真的是熱鬧」。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可能只是都市發展的必然趨勢,「都市型態改變,大家比較喜歡逛商場、徒步區,東區不也是這樣漸漸沒落?轉型成高級餐廳」。
捷運地下化、網購衝擊是關鍵?
事實上,公館商圈的沒落並非近期才開始。早在兩年前,就有網友北上回訪台大時驚訝發現,以前幾乎沒有空租店面的羅斯福路現在不僅很少店面有開,還都在招租,甚至部分店面已閒置超過半年,感覺相當淒涼。
對於商圈衰退的原因,網友們提出了多種看法,包括網購發達、疫情影響、捷運地下化等因素,其中,捷運地下化被認為是影響公館商圈人氣的重要因素,「以前住在中永和新店的人都要在公館換車,現在有捷運還有很多別的路線選擇,人氣的基本盤已經不同」、「以前很多人會在公館附近轉車,因為這個地方是大安、信義、文山、新店、永和等地的交界地,以前轉車會有人順便吃飯、逛街,但現在大多直接轉捷運或搭公車,不再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