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遇過可愛度爆表的事物,卻煩惱不知該如何準確描述?像是看見超萌幼年嬰兒,或在社群滑到可愛的貓咪小狗影片?如今不必在疊加一堆非常(very)或超級(super)副詞,你可以用英語辭典最新的專屬感覺詞彙「Gigil」,就能精準表達心中感觸。
根據BBC報導,這個新詞彙「Gigil」,近期剛剛被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無法直譯(untranslatable)類別內,這個特殊類別專門收錄,那些在傳統英語中沒有直接對應意境的單字。根據辭典解釋,Gigil來自菲律賓的他加祿語(Tagalog),用於形容一種強烈到「讓人忍不住想捏或擠壓可愛事物的感覺」,藉此詞彙填補英語過往無法直接表達的情緒。
Gigil: The new word in the dictionary for overwhelming cuteness https://t.co/NfaUIWxY7L
— BBC News (UK) (@BBCNews) March 27, 2025
牛津辭典編輯表示,受到英語全球化影響,許多能掌握一種以上語言的人,經常會透過「借詞」(borrowing)來填補英語詞彙的空缺,當這些詞彙被大量且廣泛使用後,最終就會成為英語的日常詞彙之一。此次被收錄的特別詞彙,還有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常用語「Alamak」(哎呀),這是一個極度口語化的驚嘆詞,通常被用來表達驚訝或憤怒。
這次收錄的特別詞彙,大多都來自東南亞一帶,特別是星馬地區,不少出處和當地飲食文化有直接關係:
咖椰吐司(Kaya toast):一種抹上以椰奶、雞蛋、糖與香蘭葉製成的果醬的烤麵包,為當地熱門的早餐選擇。
魚頭咖哩(Fish head curry):一種融合中國與南印度的飲食特色,以一整顆大魚頭燉煮於羅望子為基底的咖哩湯中。
火鍋(Steamboat,不是台灣讀者習慣的Hot Pot):一種將薄切肉片與蔬菜放入加熱湯底中燉煮的菜餚。
打包(tapau):詞彙源自中文與粵語,意指「將食物打包帶走」。

除了星馬的常用詞彙,菲律賓當地的流行用語也被借用不少,除了前面提到的Gigil,菲律賓當地流行的「Videoke」(影像卡拉OK)也被納入詞典,那是一種當地流行的卡拉OK設施,主要特色是附有評分系統,能讓消費者知道自己唱得好不好。另外還有一詞「Salakot」(沙拉寇)也被收錄,這是一種常見於農夫頭上的寬邊輕便帽。以及借用英文既有詞彙的特別用法,像是「Terror」(恐怖),在菲律賓經常被用來形容「嚴格、嚴厲或要求特別高的教師」。
身為全世界最全面且權威的英語辭典之一,《牛津英語詞典》迄今共收錄超過60萬個詞彙,編輯團隊每一年都會審查,來自不同源頭的數千個新詞提案,藉此讓英語能不斷更新與因應全球化趨勢,同時確保語言詞庫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