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的戲劇性關稅新政打破了世界各國貿易關係,首當其衝的影響就是外貿行業。不只是台灣、中國甚至整個世界,也因此要重新審視與美國的貿易規則和關鍵領域的保護性措施。
由於中國經濟出現增速低迷的狀況,北京在選擇對美反制措施裡並未像川普那樣直接從外貿下手,而是將關注點聚焦到在華美國互聯網公司的身上。
在一些中國智庫學者看來,由於社會心態發生改變,川普政府中咄咄逼人的新銳派,也可能要重新估量關稅戰的後果和效果,從而降低嚴厲程度和宣傳調門。未來川普政府更可能在國內展開一場社會革命,預計其針對中國關稅戰的重點和危害會低於預期。
而一些海外學者估計,北京會選擇保守性政策來降低對中國經濟的衝擊。
中國選擇制裁在華美國互聯網公司谷歌稱其涉嫌「反壟斷行為」。然而對於谷歌到底涉嫌什麽樣的反壟斷行為,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尚未做出回應。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披露,兩名消息人士稱是涉及安卓系統、雲服務等內容,但是上述消息無法得到官方確切的證實。
不過,由於谷歌早先已經退出中國市場後,其個人業務已遷至香港和台灣,僅剩下對公業務留在北京。這些對公業務中,像谷歌廣告、谷歌雲服務等長期備受中國科技業者的青睞。
一直以來,美國互聯網公司也注重中國市場,尤其是那些跨境電商從業者更是這些公司的客戶來源之一。伴隨著中國越來越開始注重數據安全的措施,許多在華美國企業紛紛選擇將業務核心部門遷移至東南亞或者香港地區,以便繼續為中國客戶服務。

川普關稅新政打破中美平衡「中國威脅論」將逐步改觀
在川普公布關稅新政後,中國最先採取的反制措施是瞄向了谷歌。這在旅澳中國政經學者司令看來,川普對中國徵收10%關稅才只是一個開始。
司令表示「從這個意義上講,在第一回合的中美經貿較量當中,美國是占上風的。因為是美國採取的先發制人的辦法率先對華徵收的關稅,中國祭出的四項制裁回應無非就是在勉強招架而已,並無還手之力」。
在中國民間智庫之一、南大紫金傳媒智庫研究員燕志華看來,川普關稅戰現在不光面臨國內精英階層的質疑,盟友出現了強烈反彈情緒。更為關鍵的是,對於中國的關稅戰,可能他本人也開始失去信心。
此前的關稅戰的慘談收場,針對華為的高端晶片限制政策的失敗,對Tik Tok政策引發的民意反彈,都指向單純的關稅戰和「小院高墻」策略很難奏效。
隨著DeepSeek的橫空出世,對於美國社會的震動更為強烈。可能會改變美國人居高臨下的「中國威脅論」的觀念,轉而接受中國慢慢追上來的現實,這有利於改善整體輿論和社會心態,有利於兩國建立穩定和平的大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