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12月10日三讀通過了2024年刑事法典修正案和2024年刑事程序法典修正案,以應對欺淩及騷擾行為,包括網絡霸淩,在遭到網絡霸淩而輕生的抖音網紅拉傑斯瓦麗(Rajeswary Appahu)引起各界高度關註加速催生這項法案。
我們在高度關註網絡霸淩這一事件時,在美國也高度關註另一項網絡帶來的危害-為防止兒童性遭遇網絡勒索的兒童網絡安全法案。
美國道德心理學家海特(Jonathan Haidt)連同勞施(Zach Rausch)發表的文章指出,在經過十多年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兒童在某些社媒平臺受到的傷害,以及家長與日俱增的擔憂之後,美國國會最終以的兩黨合作方式制定了一項保護兒童網絡安全法案-Kids Online Safety Act(KOSA),該法案將消除社媒平臺的一些最危險的功能,而不限制兒童繼續接觸到危險的社媒平臺;該法案經過數年和多次聽證會的仔細設計和修改,最終以 91 比 3 的壓倒性票數在參議院獲得通過,送交眾議院;然而雖得到了兩黨的大力支持,在還有一個星期左右時間進行表決之際,眾議院議長卻在沒有給出任何可信理由的情況下否決了該法案,這顯然跟美國政治與背後的社媒金主如Meta有著無法切割的關繫。美國自詡為世界講求保護人權的國家也如此,更不用說其他國家。
文章也點出兒童在社媒平台如抖音、Instagram、Snapchat曝露的危險程度有多嚴重,可以從抖音自己內部研究來窺的一二;抖音的內部研究人員發現「戀童正常化」內容佔35.71%、「輕微性引誘」內容佔33.33%、「輕微身體虐待」內容佔39.13%、「引導未成年人離開平臺」內容佔30.36%、「美化未成年人性侵犯」和 100% 的「迷戀未成年人」則是抖音未能或是錯失審核的內容。
從許多吹哨者和記者那裏也可以了解到,Meta 還在大規模地傷害兒童,主要是通過 Instagram。 Instagram 前高級工程師、吹哨者貝加爾(Arturo Bejar) 透露,內部研究顯示,在 Instagram 上,約 20% 的 13 至 15 歲青少年表示,他們在過去 7 天裏成為欺淩的目標。 貝加爾還透露,13 至 15 歲的青少年中,有 13% 的人表示,他們在過去 7 天內受到過不受歡迎的性挑逗。 Bejar 是這樣描述這些發現的:「Instagram 上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青少年性騷擾事件。」
另一個吹哨者豪根(Frances Haugen)發起的內部研究發現,在 2021 年左右,美國 6% 的少女和英國 13% 的少女「在 Instagram 上發現了自殘或自殺的欲望。 」八分之一的 Instagram 用戶告訴 Meta 的研究人員,他們認為該平臺讓自殺或自殘的想法變得更糟,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女孩的身體形象問題變得更糟」,五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示Instagram讓他們自我感覺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