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吹冷氣,窮人忍酷暑》熱浪成為新常態 高溫成為21世紀「公平」的新議題

2018-09-15 08:50

? 人氣

印度新德里郊區的酷暑,2名年幼女孩在幫弟妹沖澡(AP)

印度新德里郊區的酷暑,2名年幼女孩在幫弟妹沖澡(AP)

近年來,全球暖化加劇,夏季氣溫年年飆升,今年熱浪席捲全球,北美洲與日本等地區出現飆破40°C的高溫。這場高溫浩劫也凸顯了貧富不均帶來的問題:當富人吹著涼爽的冷氣,窮人只能苦苦忍受燠熱的環境,甚至活活被熱死;因此改善熱浪來襲時的窮人處境成為各國政府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高溫危害生命 弱勢族群受強烈衝擊

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去年的研究指出,目前全球3成人口每年有20天得面臨致命的高溫天氣,就算碳排放量降低到最樂觀的狀況,21世紀結束前,全球面臨這種威脅的人口仍將增加至48%。研究團隊表示:「高溫對人類生命的威脅持續增加,目前這種情況看起來幾乎無法避免。」

該研究主要作者、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地理環境學系(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副教授摩拉(Camilo Mora)說:「人們在熱浪裡死亡就像慢慢被煮熟,這完全是折磨,幼童與老人尤其會面臨危險,但我們發現高溫也可能導致軍人與運動員死亡,每個人都可能受害。」

印度中部大城海德拉巴(Hyderabad)炎熱夏季的某一天,一名男子在水泥管中休息(AP)
印度中部大城海德拉巴(Hyderabad)炎熱夏季的某一天,一名男子在水泥管中休息(AP)

當熱浪來襲,城市裡的富人吹著涼爽的冷氣,但窮人、遊民、獨居者只能默默忍受高溫環境,甚至不幸熱死,他們是受到高溫衝擊最嚴重的一群人:比起美國公民,美國的外籍勞工熱死的機率高出3倍;2050年來臨之前,印度24個城市的夏日均溫將高達35°C,其中貧民窟居民將受到最大的影響。

加拿大的窮人也受到熱浪影響:今年7月,東部魁北克省(Quebec)1星期左右就有逾90人熱死。該省第一大城蒙特婁(Montreal)也面臨高溫,月均溫達24.7°C,創下97年來最高紀錄,今年夏天已有54人熱死;當局並未明確表示其中是否有遊民,但當地公共衛生部門指出,大多數死者年齡超過50歲,獨居且有潛在的生理健康問題或心理健康問題,住處都沒有冷氣。

今年夏天,熱浪侵襲加拿大魁北克省;7月5日,魁北克省蒙特婁一名男子躲在樹蔭下休息(AP)
今年夏天,熱浪侵襲加拿大魁北克省;7月5日,魁北克省蒙特婁一名男子躲在樹蔭下休息(AP)

有著冷氣空調的百貨商場與餐廳一向不歡迎遊民,因此蒙特婁的遊民通常只能默默忍受高溫或另覓避暑之處。「班尼迪克雷伯之家」(Benedict Labre House)是這座城市為遊民設立的日間中心,但這個夏天的熱浪肆虐5天後,這所遊民日間中心才得到捐贈的第一台冷氣,該機構的醫療協調人員納德勒(Francine Nadler)說:「你可以想像40、50人擠在封閉空間,熱得要命,很難應付。」

城市人口越稠密 氣溫越高

目前全球約有354個大城市的夏日均溫超過35°C。全球91個大都市組成的C40應對氣候變遷城市聯盟(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最新研究計畫《我們不想要的未來》(The Future We Don’t Want)指出,2050年來臨之前,全球將有950個大都市的夏日均溫超過35°C,預計屆時全球將有16億人口受到極端氣候衝擊。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截至2030年前,全球6成人口將住在城市裡,而一座城市的人口越稠密,氣溫就越高。城市會吸收熱度,創造熱度,輻射熱度,瀝青、磚塊、水泥、深色屋頂就像會吸熱的海綿,白天吸熱,夜晚排熱,對那些無法負擔空調費用的人們來說,夜晚也無法稍微涼快一些。

巴基斯坦熱浪來襲,太平間屍滿為患(美聯社)
2015年,巴基斯坦熱浪來襲,太平間屍滿為患(美聯社)

2014年美國國家氣候評估報告(NCA)指出:「根據預估,都市熱島效應、老化的人口、越來越都市化將讓都市人口健康未來越來越容易受到高溫影響,尤其是窮人。」高溫來襲時,冷氣顯然成為生活必需品,但對許多人而言,享受冷氣遙不可及。2014年,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表示:「除非冷氣獲得高額補助,否則冷氣的分布或許反映社經不平等。」該署還指出燃料費用上漲可能讓情況進一步惡化。

樹蔭可讓地表的最高溫減少11°C至25°C,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公共衛生研究員班麻尼亞(Tarik Benmarhnia)說:「地貌景觀能預言熱浪相關的罹病率。」今年2月,他與別人共同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如果人們住在植被較少的地區,他們因高溫相關因素而死亡的風險高出5%。

樹蔭可降低地表溫度(取自Pixabay)
樹蔭可降低地表溫度(取自Pixabay)

2017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研究團隊依據各種族鄰近樹木的程度,繪製出地圖,結果發現比起白人,非裔族群住在不自然的「高溫風險相關地表覆蓋」的機率高出52%,亞裔高出32%,拉美裔高出21%。

種族隔離越嚴重 氣溫越高

2013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團隊發現,如果一座城市的種族隔離情況越嚴重,這座城市的氣溫就越高,該研究團隊建議種植更多樹木與增加淺色地表面積,藉此減少熱島效應,研究人員也強調減緩未來高溫情況的都市計畫「必須加上環境正義,並解決種族不平等的問題」。

2015年5月,印度新德里的居民選擇睡在屋頂上,而不是睡在高溫的室內(AP)
2015年5月,印度新德里的居民選擇睡在屋頂上,而不是睡在高溫的室內(AP)

一些國家已經開始採取行動來改善情況:印度白天開放公園,發送免費飲水,並將貧民窟的屋頂漆成白色,藉此讓室內降溫,加上一連串公衛宣導,印度政府今年宣布近年熱死的人數大幅減少:2015年,印度有2040人熱死,去年則為200人左右。

加拿大蒙特婁政府從2004年開始採取與印度政府類似的措施,在高溫時期,每天平均減少2.52人死亡;然而,隨著全球暖化的情況惡化,當地政府勢必要重新評估與調整策略。蒙特婁「班尼迪克雷伯之家」醫療協調人員納德勒說,全球暖化的後果才正要開始影響世上每一個人:「城市必須重新思考我們如何為這些緊急狀況做好準備,以及我們能為所有市民提供什麼服務,無論對方是富人或弱勢族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