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12年國教是台灣學生擺脫「考試機器」命運的希望?全因這一套成績「特殊評分法」

2018-09-15 07:00

? 人氣

新課綱以「素養」為主軸,期望帶領學生主動自發學習,評量方式也隨之調整。其中,在會考出現愈來愈多結合生活情境題目,這類題目被認為是新型態的「素養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台師大心測中心主任陳柏熹卻強調:「不用被『素養』這個名詞框架,素養強調能解讀、解決現實中的問題,也就是應用類的試題,學生除了具備知識,重要的是運用知識回答每種發生的狀況和問題。」從基測時代考題就很常出現這類題型,只是會考又比以前更加趨向生活應用。 

有部分學生認為,應用題型沒有範圍,無從準備。「很多人都誤解了,認為素養題比較難。其實生活應用可以非常簡單,到超市買東西只需要基礎的加減乘除,題目難易是看問題的複雜度,而非是否為應用題型,」陳柏熹強調,當學生「學會」後,題目不局限在課本範圍,都能運用國中習得的基礎能力回答。 

跟自己過去的學習表現做比較 

會考的題目走向,將帶動學校逐漸調整校內傳統的評量方式,只是因為教學現場老師工作繁重,校內評量還有部分只採用傳統考記憶背誦式題目,才會讓部分學生覺得會考題目和校內題目有落差。 

陳柏熹強調,素養導向評量的計分方式,把學生的學習表現區分為不同等級評量結果,讓教師、學生與家長了解,各等級的學生分別具備何種知識與技能。 

過去傳統上習慣以100分為滿分的計分模式,是把學生和所有整體學生表現做比較,只能顯示出學生的學習成效和整個群體相比,落在哪個相對位置,但無法提供更細部的訊息,例如考了90分的學生,到底具備哪些知識。 

而素養評量方式,是以達到「門檻」的方式,把學生學習成果對照於事先訂定好的評量標準,了解學生在各種學習項目中達到的狀態。因此,重點不再是和其他人做比較,而是跟自己過去的學習表現做比較,了解這個項目的學習達到哪個程度。 

04-1.jpg
表1(圖/未來family提供)

評量方式多元,不限紙筆測驗 

評量標準則是根據各學習領域的學科內容,制訂相對應的五個等級中的表現描述(見表1),評量學生各學科內容能力表現,而非僅是單純知識記憶。 

評量的主要目的是透過題目,知道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內容,是否掌握核心素養的概念。因此並不只是把題目用生活情境包裝,重點在於題目設計必須緊密扣合要測量的能力。 

另外,國中數學的學習主題內容包括「數與量」、「空間與形狀」、「坐標幾何」、「代數」、「函數」、「資料與不確定性」,再從這些項目中訂定各種次主題的表現標準。 

例如有一道題目:小騏利用手指頭數數字,由右手大拇指開始數1,食指數2,中指數3,無名指數4,小指數5,再回頭無名指數6,中指數7,食指數8,大拇指數9,再回頭食指數10,中指數11,以此類推,則當從1數到892時,中指共被數了幾次? 

這道題目就是依據「數與量」主題的「等差數列與等差級數」次主題設計,評量學生能否利用等差數列的概念,解決無法直接由題目列式的數列問題。如果能發現每一個指頭被數到的數可形成一等差數列,再利用等差數列的公式解出題目,參照表現標準,就是有B等級的能力。 

學習階段的評量應兼具能力、態度與行為,除了重視學習結果,也重視學習歷程。所以,多元評量不局限紙筆測驗。 

例如,國文能力不只有閱讀、寫作,還有聆聽和說話能力,就必須透過非紙筆的形式測量學習成效。因此像是表演、欣賞、觀察、調查、實驗、參訪紀錄,或是資料蒐集整理、書面報告,又或是口試、對談等等,都是評量內容。 

多元評量方式也能適應班級中學生個別差異需要,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 

文/陳培思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 9 月號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