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觀點:智慧治水.韌性城鄉.民眾參與

2018-08-30 07:10

? 人氣

熱帶性低氣壓造成豪雨不斷,南部災情慘重。圖為嘉義地區淹水情形。(圖/網友提供)

熱帶性低氣壓造成豪雨不斷,南部災情慘重。圖為嘉義地區淹水情形。(圖/網友提供)

連滯洪池也滿了!8月27日晚上高雄市區暴雨(超過300毫米)淹水嚴重!屏東市區暴雨破350毫米。南部很多低窪地區淹水嚴重,6天了還沒完全退盡,水退了雨又下?怎麼辦?水利署說,累積雨量高達4、500毫米,非但超過100年洪水重現期,且遠超過目前僅10年保護標準的區域排水能力(約100~300毫米)。保護標準若要提升到100年,預算將是天文數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極端氣候惹的禍嗎?政府目前已以「逕流分擔、出流管制」為思考方向,提高各縣市承受災害的韌性,那就是「區塊鏈」(Blockchain)思維,去中心化、分流排洪!行政院賴院長25日說,要「總合性治水」,使國土更具韌性、民眾更加安全。誰的意見最好呢?政府官員、專家意見、民眾提案或創意點子呢?筆者建設,推動「民眾參與水治理」,核心是「智慧治水」!政策到哪哩,治水產業就有商機。

20180828-高雄市清晨兩波大雨,造成多處低窪地區積水,滯洪池滿溢致周邊道路淹水,高市府28早上6時12分宣布停班停課,但造成市民上班及家長接送小朋友不便,代理市長許立明(中)為此致歉。(取自許立明臉書)
高雄市連續大雨,造成多處低窪地區積水,滯洪池滿溢致周邊道路淹水,高市府28日上午6時12分宣布停班停課,但造成市民上班及家長接送小朋友不便,代理市長許立明(中)為此致歉。(取自許立明臉書)

防災是一種良心的產業。只是主事者、經手的人等,是把產業放在良心之前?還是把良心放在產業之前?前市長非常自豪任內完成13座滯洪池,表示不再淹水,但26日晚上高雄市區幾乎全面淹水。簡單說,降雨強度積分(input)→滯洪容量→排洪量>0 ,就會淹水,反之就不會淹水?到底有沒有人算過滯洪設置容量是多少?

滯洪池相當於消水裝置,不是有沒有用的問題,是它吸收容量夠不夠的問題!當排洪量小於降雨量時,就由滯洪池或海棉城市(層)去吸收,但若沒有計算雨量及容量,單純談定性的概念都搔不著癢處。高雄市府要提供的是滯洪池容量,不是只談蓋幾座滯洪池。尤其它只考量該小區之雨水暫存,但面積廣大的山區若也同時降雨,滾滾洪流,不消幾分鐘,滯洪池均已被填滿,如何能再防洪?15年來花了約1500億的工程治水方法若不夠用,還有什麼妙計呢?主管機關似可考量徵收台糖的土地作立體化滯洪池或小水庫,存水以後再利用。

全國1/4土地低於海平面的荷蘭,提出「還地於河」(Room for the River)策略,認為堤防、攔河堰、水壩、水泥護岸等防洪工程,僅是從單純的科學計算考量;面對氣候變遷,水災成因越來越複雜的今天,暴雨已是工程師無法計算,工程檔水反成為加重、引發水患的元凶之一。

美國航太總署(NASA)曾警告,未來一百至兩百年內,全球海平面將會上升一米。台灣包括台北盆地在內,約10%土地將遭海水淹沒。很多淹水嚴重(如嘉義東石、布袋及義竹等),都是因為雨量過大、適逢大潮及地勢過於低窪(比大潮潮位低)!屏東及雲林沿海的養殖區,超抽地下水早就下陷!

「韌性水管理」,就是彰雲嘉屏地層下陷惡化持續,面對氣候變遷暴雨下,能將衝擊減到最小;使高雄、台南、屏東、嘉義及雲林的淹水災民,能在最短時間內回復原來正常生活。韌性城市不是「不淹水」,而是「不怕水淹」,從高抗洪、低韌性,邁向低抗洪、高韌性,以減緩(Mitigation) 全球暖化,面對現實調適(Adaption)與洪水共存、洪水平原復育及自然防洪等新觀念。例如用低窪稻田作滯洪池,不必花大錢,災後再補償農民;但聽得進去嗎?將以往「圍堵」的治水政策,改成「疏通」之思維。

圓林園滯洪池發揮功能,成功抑制「圓林園」週邊因豪雨造成積淹水發生。(圖/彰化縣政府水利資源處提供)
圓林園滯洪池發揮功能,成功抑制「圓林園」週邊因豪雨造成積淹水發生。(圖/彰化縣政府水利資源處提供)

筆者建議,未來治水似可加強「民眾參與水治理」、「資料開放運用大數據」、「跨流域結盟」及「推動再生水」等,以順應氣候變遷的「水彈」並調適西南沿海地層下陷現況。透過跨流域整合及公私協力,打造與水共生、防洪減災及環境保育的韌性城鄉,使居民免於恐懼「淹水」。又總統勘災所見所聞,往往更顯明地刻畫出災民的思考方式、合作關係、人際互助及社會期待、有序或無感、社會結構及組織性等;建議主管機關加強「水災救助的社會學研究」。推動「智慧治水」,也就是社區出淹水題目,政府來解決!

*作者為雲林科技大學營建系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