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就把加薪4法丟到垃圾堆中吧!

2015-04-18 08:10

? 人氣

加薪4法讓官員與民代一起一頭熱,但這卻是一個惡質的公共政策。(林韶安攝)

加薪4法讓官員與民代一起一頭熱,但這卻是一個惡質的公共政策。(林韶安攝)

有財稅學者專業的立委曾巨威,日前在立法院開炮,痛罵「加薪4法」是「最混蛋」、「最沒有效率」與「最欺騙社會大眾」的做法,接著周四7大工商團體拜訪行政院長毛治國,加薪4法是否可能就此「下架」,有待觀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能下架,鐵定是好事。但加薪4法案卻讓人看到國內官員與民代,是如何「惡搞」一個重要的公共政策。

所謂「加薪四法」是要修訂《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勞基法》、《公司法》及《工廠法》的法條,其中中小企業條例是給為員工加薪的企業扣抵營所稅,其它3法則是要規範企業如果有盈餘,必須將一定比例的盈餘分給勞工。

那些天才立委與官員想出這個「終結低薪」的方式,個個喜不自勝,縱然有不少學者批評反對,顯然無人理會。曾巨威就說「黨內一片歌功頌德」,反對此作法的他說:「我擋不住,也不敢講,因為會被打死。」

這大概就是「沛然莫能擋」的民粹吧?如果低薪問題可以如此透過修法,強迫雇主增加給員工的分紅,卻能不引來任何後遺症就輕易解決,經濟學是可以改寫了,經濟學基石市場供需理論可就此揚棄。

台灣的低薪原因很多,有來自全球化的因素,有來自科技化的因素,當然也有來自企業本身的因素。全球化造成企業投資與佈局不斷遷移往薪資低的後進國家,這些投資如果都留在台灣,薪資當然容易水漲船高的上升,其就是後進地區薪資快速提升,先進地區薪資停滯─這是要素所得均衡化的過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台灣薪資停滯,但中國薪資則是每年2位數增加。

科技化則是在大科技帶來生產力提高的同時,也大幅減少對人力的需求,特別是傳統上的行政庶務工作減少最多,市場需求高者多是高階及技術性工作;結果是高端技術工作者薪資持續成長,但其它大部份一般工作則是停滯,平均下來就看到薪資十多年不動如山,同時出現產值與生產力提升,薪資即使不是停滯,也無法相應同幅增加的情況。

這些現象不是台灣獨有,而是相當普遍出現在各國。美國有那種給實習生月薪台幣20萬元的高端企業,整體實質薪資成長,但藍領勞工則是實質薪資停滯,甚至從2000年以來,以每年0.4%的幅度減少;歐陸強國德國的實質薪資近13年來亦呈停滯。因此在平均實質薪資停滯的同時,也出現M型化的問題。

要改善台灣低薪問題,可以談的政策很多:如提升企業附加價值(企業賺錢較可能加薪)、增加民間投資(企業搶人時才可能加薪)、甚至增強勞工議價能力(台灣的資方確實拿走更高比例的經濟果實),都是可能的政策;雖然「藥方」很多但未必有效。不過能嘗試的藥方中,絕對不包括修法調高員工分紅或甚至強迫加薪;這對企業與勞動市場干擾多、後遺症大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就曾撰文分析

再退一步講,即使不談理論與國外情況,以常識思考,如果可以透過修法、政府干預、大幅提升最低工資等方式,解決低薪問題,為何那些先進國家都沒有如咱們官員與民代一樣「睿智」,提出此法解決問題?因為他們不敢惡搞。

加薪4法如果真能下架,該是好事一件;只是,到明年選舉前,官員與立委又不知要聯手「惡搞」多少公共政策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