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反性侵、反性騷擾運動5周年:我們究竟改變了什麼?

2022-10-17 14:00

? 人氣

#MeToo五週年(BBC)

#MeToo五週年(BBC)

五年前的這時候,你幾乎不可能錯過(社交媒體)時間軸上的#MeToo標籤(中文:#我也是受害者,大陸也稱其為#米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MeToo最初由一條推文開始,隨即引發一波全球性的關於女性性侵和性騷擾經歷的對話。

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Stathclyde)性別研究主任及女權媒體研究講師博伊爾教授說,「#MeToo標籤並非是關於性侵和性暴力的第一個標籤,它也不是第一個爆紅的標籤。但在全世界許多地方,#MeToo給那些或許只在本國或地區已經廣為人知的努力一個全球能見度。」

對許多人來說,這場運動引發了關於女性在世界各地社會中以及工作場所所受待遇的一場更廣泛的辯論,並鼓勵女性公開談論性騷擾和性虐待經歷。

如何開始的?

「MeToo」運動本身始於2006年,當時其創始人和活動人士塔拉納·伯克(Tarana Burke)使用了「我也是」一詞,來提高人們對女性所受暴力和虐待的認識。

11年後的2017, 在美國演員艾莉莎·米蘭諾(Alyssa Milano)發推文呼籲女性說出她們的性騷擾和性侵經歷後,它找到了一個新社交平台。它很快成為全球覺醒的一個催化劑。米蘭諾是站出來指控好萊塢大製片人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侵和性騷擾的第一批女性之一。

在她10月15日發推文的第一天,「我也是」這個短語在社交媒體上被使用了超過20萬次,到次日有超過50萬條推文。#MeToo在超過85個國家流行,並有各種不同語言的版本。

弦子
弦子控告中國央視名主持人朱軍性騷擾

雖然該運動始於美國,但其影響卻是全球性的。

博伊爾教授認為,重要一點是要把這一迅速流傳的標籤和MeToo運動本身分開來,因為「火爆現象」是包括網上和線下幾十年來女性維權努力多種因素的結合。

博伊爾教授表示,她傾向於把MeToo時刻和MeToo運動區別看待。她認為MeToo時刻是指這個標籤,以及公眾的討論;而MeToo運動則可以追溯到更長時間,並會在(標籤)流行過後繼續下去。

博伊爾教授還說,「可以這麼說,這裏有一種危險 - 那就是主流媒體對MeToo的說法和更廣泛意義上MeToo的不同。因為往往發生的是, 幾十年以來線上線下那些經常由有色人種女性做出的努力最後被排除在敘事以外,因為它變成了一個白人名人的故事。」

#MeToo 的全球影響

2015年(巴西)女權團體Think Olga(想想奧爾加)的創始人朱麗安娜·德·法利亞(Juliana de Faria)發起了#我第一次被騷擾(#MeuPrimeiroAssedio,英文:MyFirstHarrassment)活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