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祥蔚觀點:離散飄零的外省客家人

2022-10-17 07:00

? 人氣

圖為「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祭」。(新北市客家局)

圖為「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祭」。(新北市客家局)

臺灣的客家族群,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被認為是沉默的族群。直到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出現,帶起1990年代的客家社會運動,至今三十多年,終於讓客家不再沉默。2021年公視時代劇《茶金》以客家話為主要語言而叫好又叫座,打破以往紀錄,確實難能可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臺灣提起客家,一般指的當然是臺客,也就是日治以前已經來臺的客家人。其實還有另外一群人,雖然也是客家,卻漸漸被遺忘。這群人,通稱外省客。

外省客是在戰後從對岸遷來的,但到底有多少人?又有什麼不同面貌?現在已經很難查證。不論是福建客、廣東客、浙江客、江西客、湖南客,通通被稱為外省客。

戰後局勢不穩,各省遷臺人數難以有效統計。根據1956年的戶口普查,非臺籍人口約93萬人,加上未設籍的軍人27萬人,共121萬人,占當時臺灣總人口937萬人中的13%。121萬人連省籍比例都沒有確切資料,更難以細分其中的外省客。

不同省籍的外省客彼此之間有差異嗎?這個問題或許已經不再重要,因為許多外省客的第二代或是第三代,早就忘了自己原本的身分。這種遺忘,有時是出於一種刻意的無奈,文學家稱之為離散。

離散,英文是Diaspora,源於希臘語Diasperien,字首dia意指跨越,而sperien則指播種。離散最初被用來稱呼離開家鄉,散居他處的群體,後來則特別用來指稱被迫流亡、回不去原鄉的群體。

戰後來臺的外省客,是使用閩南語者的他者,是使用各省方言者的他者,即使面對臺灣客、外省客,還是他者,因為彼此歷史記憶的不同,使用的客語也有出入。

對外省客來講,最重要的是怎麼適應並且融入臺灣生活。有研究發現,外省客最好的適應方式就是忘記原本的身分,徹底融入臺灣。這樣的經驗,恰恰正是離散。

外省客不只離散,後代還飄零。因為生存之道是忘記原鄉、融入臺灣,許多外省客刻意不教導下一代母語,不提及原鄉,於是他們的後代,連自己的原鄉也未必記得,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

事實上,融入臺灣跟緬懷原鄉,這兩者未必有衝突。就像有很多人從金門遷居臺灣,從南部遷居北部,融入了當地,但是完全不需要忘記故鄉。

身處當年的臺灣,或許因為戰後慌亂;或許困於物資匱乏,有些第一代的外省客,只能在大時代中離散,其後代則遺忘原鄉而飄零。如今,隨著臺灣整體越來越進步,社會文化也已經高度多元包容。此時此刻,外省客二、三代早已立足臺灣,不妨從家族史的角度去進行訪談,重新整理父祖的離散歷程,或許還來得及留下一段段充滿獨特意義的遷臺記憶。

*作者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