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劃在2018年發射空間站

2015-03-06 14:30

? 人氣

中國空間站是長期在軌運行、長期載人飛行的空間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中國空間站是長期在軌運行、長期載人飛行的空間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中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周三(4日)透露,中國空間站的試驗核心艙將於2018年發射,空間站將在2022年基本建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張柏楠說,做空間站的難點在於在軌道上長期飛行,技術涉及交會對接、補加推進劑等。

現在研製的空間站就是希望能夠解決人在太空中的長期生活問題。

據中新社報道,中國正在研製中的空間站將建成多艙段組合運行模式,大容量,高功率,可容納多種實驗內容。中國科學家和他們的國際同行都能在實驗室裏一起工作。

報導援引張柏楠的話說,中國需要克服的挑戰主要是供給線,包括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尿液的收集與重用,以使宇航員能在太空生活很長一段時間。

他還表示,在2011年中國發射了「天宮一號」太空艙,預計在2016年發射的「天宮二號」 空間實驗室將測試生命支持系統,涉及物理、化學方法的再生生保技術,而更先進的是以生物的方式做可再生生保,即構造一個小生物圈。

生物圈

中國已經在地面上進行了小規模的封閉生態系統的實驗,種某種蔬菜能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同時菜本身還能提供食品,而人的尿液可以當肥料,從而形成一個小生物圈。

預計,宇航員可以住在這個生物圈中,而不依靠外界援助,但要保持平衡的難度是巨大的,張柏楠補充說。

他說,如果人類想要移居其它星球,生物圈方式將是一個前提條件。

中國空間站是長期在軌運行、長期載人飛行的空間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第一步是航天員上天,第二步則是航天員出艙,實現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併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

隨著「神舟十號」在2013年中順利完成交會對接,中國已完成「第二步」第一階段的任務。

接下來,中國將把重點放在空間實驗室的研製建設和載人空間站工程。

張柏楠認為,載人航天主要有兩個應用方向,一大方向是在地球周圍近地軌道為人類服務;第二大方向是探索更遠的宇宙。

預計,中國空間站在2022年建成後,將有航天員長期在軌生活和工作,進行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開發和利用空間資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