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扎爾拜·葉爾肯觀點:「車臣軍團」遠征之背後深意

2022-03-11 06:40

? 人氣

車臣強人總統卡羅夫(Ramzan Kadyrov)出兵力挺俄國總統普京。AP

車臣強人總統卡羅夫(Ramzan Kadyrov)出兵力挺俄國總統普京。AP

當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亭于2月24日宣佈開啟針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後,世界的焦點幾乎都無一例外地集中在俄烏兩國之間的「軍事風暴」之中,仿佛俄國毫無後顧之憂。但僅時隔一天,隸屬於俄羅斯聯邦的車臣(自治)共和國(Chechen Republic)首腦拉姆贊·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在其首府格羅茲尼(Grozny)廣場,面對當地一萬兩千名士兵高調宣稱,該國七萬人的安全部隊為維護俄羅斯國家安全已自願做好隨時前往烏克蘭執行「特別軍事任務」的準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車臣首腦在此特殊時期與特殊地點所作出的這一非比尋常的決定隨即震驚世界。自此,世界各大媒體頻繁聚焦於這個曾經與俄羅斯不共戴天的「車臣軍團」在烏所獲戰績或損失,但卻嚴重忽略了由此反映出的俄國特殊「精英內部關係」。因此,此次「車臣遠征」所隱約呈現出的分別是克里姆林宮(Kremlin)那難以透視的實際「盤算」,以及莫斯科中央精英與民族共和國地方精英間錯綜複雜的微妙關係。

地方政治精英之所謂「忠誠」背後的實際「威脅」

莫斯科中央精英與核心加盟共和國地方精英之間的「紐帶決裂」是導致蘇聯解體的最關鍵原因,而由此產生的中央「權力失衡」則是加劇聯邦內部地方精英「離心離德」的主要「催化劑」。因此,從蘇聯解體过程当中吸取到歷史教訓的莫斯科新中央为避免「再次解體」,長期奉行恩怨分明的「以夷制夷」之策,以便間接達到「以毒攻毒」的效果。

不同于伏爾加河流域(Volga Region)經濟發達的韃靼(Republic of Tatarstan),位於聯邦邊緣地帶北高加索(North Caucasus)地區的車臣在蘇聯解體之初,為爭取獨立並未選擇類似于前者的和平公投,相反卻選擇了激進的武裝抗爭之道,致使俄國不得不被動地實施「權力下放」,並且承認其「特殊憲法地位」。

自第二次車臣戰爭(Second Chechen War)結束以來,莫斯科中央雖表明上「堅信」北高加索地區所有通過「離間背叛」得以立足的最高領導之「忠誠」,但事實上卻對其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以免重蹈之歷史覆轍。

因此,「車臣軍團」高調進軍烏克蘭一方面暴露了俄軍前線的「力不從心」與後方的「空虛薄弱」,另一方面則證明莫斯科中央急需在自身實力逐步衰弱的同時削弱地方勢力,進而保護「權力平衡」免遭進一步破壞。而地方精英毫不猶疑地派遣其「敢死隊」前往戰區等同于向中央遞交「新投名狀」。

車臣作為「歐亞小十字路口」是連接黑海與里海的核心樞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