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比台股「下市潮」更嚴重、更需要憂心的事

2018-04-12 07:30

? 人氣

立委憂台股爆「下市潮」,但實際上有比台股「下市潮」更嚴重、更需要憂心的事。(顏麟宇攝)

立委憂台股爆「下市潮」,但實際上有比台股「下市潮」更嚴重、更需要憂心的事。(顏麟宇攝)

立委曾銘宗、費鴻泰說,國內五大證券承銷商透露,不少上市櫃公司正詢問如何在台股下市、並赴中國大陸A股上市。或許,此事確有值得憂心之處,但其實還有比台股「下市潮」更嚴重、更需要憂心的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曾銘宗的說法,接觸國內前五大證券承銷商發現,每家承銷商都有3至5家上市櫃公司,詢問如何在台股下市轉赴大陸股市掛牌;他向券商總經理求證,得到的答案都一樣「這是真的」。而從會計師事務所傳出的消息,也顯示「詢問度明顯提高」。

台企在中國上市當然非始於今日,過去2年就已有多家國內企業讓公司在中國上市,其中又以聯發科旗下匯頂在中國掛牌,結果連拉數十根漲停,讓子公司的市值一口氣就超越母公司,最為市場津津樂道。

而從去年底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釋出要協助台企在陸上市,最好能形成「台企類股」,到今年228公布的「惠台31條」,再到鴻海大陸子公司FII以光速通過核准在大陸A股掛牌,接著南僑馬上響應把子公司往A股掛牌,這波中國磁吸台企前往掛牌的風潮,顯然是方興未艾。藍委說這個情況讓他們非常震驚,擔心台股爆發「下市潮」。

如果真爆發下市潮,確實對台股傷害大,當然值得重視;但務實的看,一家企業要由原來掛牌市場下市,再到其它市場掛牌,既有一定的難度又有成本與風險,因此詢問度高不代表都會發生。而且,撇開主管單位各種「技術干擾」問題不談,股權越分散、規模越龐大的公司,要轉移陣地的難度與成本都越高;而如果是股權集中、市值小的公司要下市,相對的影響當然就較小。

既然「下市潮」發生機率相對低,豈不就可高枕無憂?錯了,遠比下市潮發生機率高─而且已經發生且正在進行中─的是:旗下子孫公司中的金雞母、甚至直接分拆公司原來最有價值部份,送到中國去掛牌。這個作法遠比從台股下市再到對岸掛牌簡單、有效率得多了。

而且,必須注意的是,根據金管會的統計顯示,國內上市櫃企業中,有接近8成有在大陸投資,累計的投資金額超過2.3兆元台幣。這些投資中,不論是成立子孫公司在大陸生產營運,或是直接到大陸設廠生產,甚至只是跟當地資金合資設立公司,只要有一定的經營績效、「拿得上檯面」,都有在中國掛牌的潛力。

當中國股市提供的「關愛」─例如光速審核上市,本益比─如匯頂近百倍本益比,都足夠讓企業滿載而歸時,能「坐懷不亂」的企業,應該是少之又少吧?

而對企業來說,這種作法合理又有利益,那些子孫公司原本就已設在中國,既以中國為主要生產地,又可能以中國為市場,選擇在當地掛牌算是合理選擇;馬政府時期,曾經鼓勵在中國的台商回台股掛牌─不論是第一上市或第二上市都歡迎;但今日卻是時移境遷,台股的本益比不如陸股、市場成交量與胃納量亦瞠乎其後,更重要的是要回台掛牌,還要面對許多奇特的政治干擾─例如有中資多少與否、陸籍經理人的出入境問題等,企業「捨台就陸」就變成合理的選擇了。

這種作法對台灣的影響既大又深遠;原本可為台股創造活水的子孫金雞母公司,紛紛到陸股上市,台股只能寂寞以對、日益沈寂,台股會有嚴重的邊緣化風險。那些公司如能在台股掛牌,能為台股帶來的活水、帶動的就業機會與經濟動能,全部沒有了。而在中國掛牌後,即使是由台灣人創立、母公司是台灣企業,但之後就算是一家中國企業了,這是一種「連根拔起」的概念。

而如果國內企業是把原本企業的一部份分拆出去,再到中國掛牌。能夠分拆出去掛牌的部份,必然是有價值、有前景的部份─甚至可能是最有價值的部份。雖然以短期而言,也會有資本利得回饋母公司,但長期而言,隨著持股降低,分拆出去公司與母公司關係越來越淡,而當這家企業有價值的部份一個又一個切出去,在中國掛牌上市後,這家仍在台掛牌的母公司,即使尚未到完全「被掏空」,價值也一定減損多多。

這才是對台股、甚至台灣經濟,影響最大的事,而且發生機會遠高於「下市潮」,更直白的說法是:這已經是「現在進行式」。更重要的是,對下市與否,政府還有可能祭出「行政干擾」阻斷,但對子孫公司在中國掛牌、或是企業分拆的作法,政府基本上是很難有干預工具。

金管會,看到也想到這個危機了嗎?有沒有可行的對策?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