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複雜的南海主權爭議─1949年之後傳說中的兩次國共合作抗越

2022-02-13 07:10

? 人氣

毛澤東幫助越共~搬石頭砸中國人的痛腳

在越戰時,醉心於共產主義革命輸出的毛澤東,不管大陸當時有多麼的貧困,還打腫臉充胖子,不斷的輸出各種戰略物質來幫助越共革命,累計整個越戰期間,中共向越共派出各種支援部隊(防空部隊、工程兵、鐵道兵等)多達32萬人,其中4,200人身負重傷,1,100多人長眠在異鄉的土地上;提供的物資援助價值則超過200億美元(1978年的價值),其中僅軍援這個數字就足夠裝備1支多達200萬人的陸海空軍部隊,還額外無償援助越共數億美元的現金外匯。(註四十四)甚至中國為了給越(共)防空提供預警時間,增加戰略縱深,還在1957年秘密把屬於中國、位於南海北部灣上的「夜鶯島」(廣西、廣東、海南的漁民和沿海居民又稱其為「浮水州島」)「無償贈與(先借後贈)」給越南,之後被越南改名為「白龍尾島」,這個島距離海南島、越南海防均為120公里,誰佔領這個島,就意味著掌控了北部灣的大部分空域,因此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而這裡又是盛產海鮮的區域,經濟價值頗大。(註四十五)大陸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李德潮在《白龍尾正名》一文(發表於《海洋世界》1996年第9期)中談到:「越南在北部灣依托白龍尾島,對北部灣大面積海域和大陸架,提出主權要求,抓扣我漁民,破壞我數十萬漁民的生計」。也就是說,「夜鶯島」成為「白龍尾島」歸入越南後其實是給中國在南海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學者葛劍雄就坦言:「對北部灣的漁業糾紛,我國的態度似乎不軟不硬,越南人還在那裡巡邏,我們好像一點辦法都沒有……白龍尾島離海南島遠,離越南近,本來我們跟它劃界,可以劃在白龍尾島和越南大陸之間。但現在這個島是它的,界線要劃在白龍尾島與海南島之間,北部灣歷史上傳統的中國的漁場就要歸越南,數十萬漁民都將失業;談判劃界時雙方是有默契的,傳統的漁場如何劃分,應該另外通過淡判來解決,但現在越南方面就要按新的海界來控制這些漁場了。」(註四十六)而當年負責移交夜鶯島給越南的馬白山將軍(1907~1992)在接受採訪時,不止一次沉重地說,「看來我是做錯了一件事」。(註四十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於越南戰事膠著,美國國內厭戰情緒高昂,數萬民眾上街頭抗議,逼的尼克森總統(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1994)只能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季辛吉(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商討要如何從越南撤軍。美國與北越因此在1968年5月13日,派出季辛吉與越共代表--春水、黎德壽等在巴黎開始談判。同年11月1日起,美軍宣佈停止砲擊和轟炸越北。中越兩國因此決定,解放軍要開始逐步撤回中國。1970年7月9日前中共部隊全部撤離北越,僅留一支海軍掃雷隊繼續掃雷工作。 1973年1月27日,美國與北越在巴黎簽屬《巴黎和平協約(Paris Peace Accords)》。1973年8月,掃雷隊在完成北越東北沿海的掃雷任務後,也立即撤離北越。1975年4月30日,北越軍隊進佔西貢,南越滅亡。事後美國五角大樓統計從1961年開始,整個「越南戰爭(越戰)」共造成──45,997名美國人戰死;其中10,928人為非戰鬥死亡;303,640人受傷。近600人被俘,1,300多人失蹤。戰爭耗資1,095億美元(註四十八)。沒有中共的慷慨援助,越共絕對無法靠一己之力來對抗美國。但越共不但不感激,在消滅了南越政府統一全國後,達成目的的越共,為了自己的區域政治利益與爭奪南海海底豐富的石油、天然氣、海洋資源以及戰略地位…立刻與中共翻臉,越共不但接續南越政府的立場向中國提出了歸還西沙群島領土的要求。還在1979年2月17日,因為爭奪柬埔寨的領導權,在兩國長達1,000多公里的邊境上打了一仗,在歷時20多天的戰鬥中,共軍在3月5日攻陷諒山後,便立刻對外宣布──已達成在越南戰鬥的初期目標,下令部隊開始從越南撤出(至3月16日才全部撤退完畢)。根據後來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中共軍隊雖殲滅越共軍高達8萬餘人,俘虜1,650人。但自己也當付出了犧牲6,954人、傷14,800多人的重大代價。(註四十九)尤其是戰鬥開始頭兩天的2月17、18日,傷亡更高達4,000人。後來還因為無法支應戰爭所需,本來就已是國弱民窮的中共不得不在1980年緊急發行了首期國庫券,向人民借債40億元才避免財政破產的命運,那年中共的國防預算高達222.7億元,佔全年度財政支出的17.5%(全年財政支出為1,272.571億)。不過上述傷亡的數字與現有許多記載有相當大的差異,在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所翻譯、由Laurie Burkitt、Andrew Scobell、Larry M.Wortzel三人合著的--《解放軍七十五周年之歷史教訓(The Lessons of History/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中就清楚記載著中共軍隊在此役陣亡26,000餘人、負傷37,000餘人;越軍則是陣亡30,000餘人、負傷32,000餘人,停戰後中共也以其所俘虜的1,638越南戰俘(比中共的紀錄少了14人)交換了260名被越南俘虜的解放軍。也難怪曾在1961到1968年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的麥納瑪拉(Robert McNamara,1916~2009),就預測說:「越南一旦統一,中越必定反目」,結果完全應驗。然這場戰爭的另一個後遺症就是加劇了越南對當地華裔(華僑)的歧視與迫害,導致戰後許多華人被迫逃出越南。不過,戰前被中國軍隊廢除的軍階制度,也在戰後全面恢復,這樣可以避免軍隊指揮體系的紊亂,尤其當部隊主官陣亡或是負傷之後,不會產生無人指揮的亂象。另中共在戰後將36個「軍」改組成24個「集團軍」,這樣能促使各個機動單位、火力支援單位、戰鬥支援單位及戰鬥勤務支援單位更能密切協調。(註五十)中越兩國直到1989年10月才在老撾(Laos,又譯為:寮國)人民革命總書記兼部長會議主席凱山‧豐威漢(1920~1992)的牽線下開始秘密接觸,1991年11月雙方達成國家關係正常化協議,(註五十一)1993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軍委批覆,解除老山地區的防禦作戰任務,成都軍區決定:1993年3月31日前撤銷雲南省軍區前線指揮所,中越邊境不再實施軍事巡邏。(註五十二)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