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複雜的南海主權爭議─1949年之後傳說中的兩次國共合作抗越

2022-02-13 07:10

? 人氣

南海的主權爭議之複雜,牽涉利益之廣,臺灣當局在兩岸依舊對峙,國內兩大政黨對於「國家定位」與「領土主張」不同調、國軍的實質戰力日漸低落的情況下,要如何面對南海主權與資源開發的爭議,執政者真的不可以再輕忽這個嚴肅的課題了!圖為南海南沙群島的美濟礁。(資料照,美聯社)

南海的主權爭議之複雜,牽涉利益之廣,臺灣當局在兩岸依舊對峙,國內兩大政黨對於「國家定位」與「領土主張」不同調、國軍的實質戰力日漸低落的情況下,要如何面對南海主權與資源開發的爭議,執政者真的不可以再輕忽這個嚴肅的課題了!圖為南海南沙群島的美濟礁。(資料照,美聯社)

本篇導讀

蔣中正一生中最閃光的一句話

「西沙海戰

戰果:消滅越南驅逐艦2艘,護衛艦1艘,魚雷艇3艘。水兵700多人。俘200人,包括美國顧問斯那德。」

1974年1月18日,越南政府不顧中國一再警告,派兵侵占中國西沙永樂群島,並與守島民兵發生衝突。從而展開了西沙海戰的序幕。

南沙海軍火速支援,無奈越南艦隊噸位和火力都有絕對優勢,雖然中國海軍浴血奮戰,但是漸漸力不能支。緊要關頭,中央火速調動東海艦隊支援。然而,東海艦隊必然要通過臺灣國民黨海軍封鎖的臺灣海峽,如何安全通過,成爲了中國海軍的一個難題。

中國人民海軍通過臺灣海峽的消息很快被臺灣國民黨得知,當臺灣海軍司令唐※林向蔣中正請示如何應對時,蔣中正說了他一生中永遠閃光的一句話:「你不知道西沙吃緊嗎?」畢竟蔣中正(大陸習慣稱為蔣介石)明白,國共之爭屬內鬥,在外地入侵的時刻,中國人還是會團結一致的。唐※林欲領命而去,蔣中正又指示說:「你們要一路護航,保證艦隊安然通過。還有準備補給船,給前線送給養。」

結果,出乎東海艦隊意料。國民黨海軍不但大開綠燈放東海艦隊過海峽,而且一路護航,保證了艦隊的安全。此外,幾十艘臺灣補給船開赴西沙前線,爲前線的解放軍戰士運送食物和淡水。

1月20日,東海艦隊如期抵達前線,雙方兵力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海軍形成絕對優勢,將入侵越軍幾乎全部殲滅。

西沙海戰是中國海軍戰史上最光輝的一戰,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國共精誠合作的結果。而蔣中正在此事件中的表現讓人感動。

1947年(民國36年),中華民國政府所繪製的南海11段(條)「斷續國界線」。(作者提供)
1947年(民國36年),中華民國政府所繪製的南海11段(條)「斷續國界線」(即U形界線圖,依慣例來說,斷續國界線是未定國界限的意思,說明線內的島礁、灘沙是我國的,而線兩側的地方可以有爭議,可以透過協商調整)。這U形線是一條具有法律效力之歷史性水域(historical waters)界線,我國主張對線內之島、礁、灘、沙洲擁有主權。整個南海盆區涵蓋海域面積高達368(或356)萬平方公里,總面積超過臺灣面積的100倍。在亞洲經濟興起後,位於太平洋連接印度洋的交通要衝南海就成為重要的貿易、天然氣與原油重要通道。根據統計,全世界約30%海運貿易船隻需經過南海;全世界約2/3運載石油船隻需經過南海——即每年有五萬艘大型船隻會往返此處,約5,000億美元的貨物會通過南海。美國、日本、大陸、臺灣、南韓、印度、澳洲等主要經貿大國的運輸更是與南海息息相關(註一)(作者提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西沙群島圖,圖片來源:《必經地旅遊網l》。(作者提供)
西沙群島圖,圖片來源:《必經地旅遊網l》。(作者提供)

上面所列的這篇文章在許多大陸的軍事與歷史的網站當中都可以看得到,雖然各個網站當中版本有些差異,但整體來說內容大同小異。由於內容相當特殊,自然引起許多大陸網友的熱烈討論,有肯定的、當然也有質疑的、也有許多看起來像是所謂專業人士(中國大陸的軍史學家、退伍解放軍…)的反駁或是延伸解說。其實這類的文章在大陸網站相當多(以文史論壇居多),內容真真假假,還需要多方查證。而除了網路文章外,在中國大陸,由房功利、楊學軍、相偉共同整理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六十年(1949~2009)》(青島出版社出版)與王佩雲所著之《激盪中國海:最後的海洋與遲到的覺醒》(作家出版社出版)兩本書中也一樣有類似記載。(註二)

回到正題,我們先不論這段文章的真假,僅就文章當中所列的──「臺灣海軍司令唐※林」就不知為他指的是誰,我們只要查一下網路中的維基百科就知道文章背景時擔任中華民國的海軍總司令並不姓唐,而是宋長志將軍(1916~2002,畢業於青島海校第四期/海軍官校26年班,註三),至於內容是否屬實,可能就必須先從近代的南海主權爭議談起!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