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綠又台:德國下一位總理還是「她」?

2021-06-18 10:00
貝爾伯克獲德國綠黨提名為總理候選人,露出燦爛笑容。(AP)
貝爾伯克獲德國綠黨提名為總理候選人,露出燦爛笑容。(AP)

早安,《世界走走》今天來到德國,帶你看看「後梅克爾時代」第一場聯邦大選的熱鬧與門道。

2005年,梅克爾成為千年來第一位領導日耳曼的女性領導人,總理大位一坐就是將近16年;不過,德國的小朋友可能無需擔心「男生當總理會很奇怪」,因為下任總理的熱門人選——代表綠黨角逐的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也是名女性,而且今年才剛滿40歲。

·德國大選:誰是鐵娘子接班人?

·從彈翻床跳向政壇的女性政治家

·綠黨上路:歐洲火車頭將駛向何方?

意外的執政黨、意外的總理?

將時間倒回2018年,成功四連霸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宣布,2021年總理任期屆滿後將不再尋求連任,宣告德國政壇格局將有一番新氣象,但當時恐怕沒人能料到,綠黨的民意支持度會在三年後名列前茅、甚至有望執政;而三年前以新秀之姿當選綠黨主席的貝爾伯克,會成為綠黨史上第一位總理候選人。

1980年,貝爾伯克與德國綠黨在同一年誕生,她年少時是名優秀的體操運動員,曾摘下全國錦標賽彈翻床項目的銅牌,後來負笈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攻讀國際法碩士,因此能說一口流利英語——時至今日,放眼德國政壇,英語能力優異的政治人物依然不算多見。

在2005年加入綠黨後,貝爾伯克被視為黨內的外交專家,而她同時專注經營的氣候變遷領域,也正是令綠黨近年民調水漲船高的招牌政策——也有學者認為,梅克爾政府對環保政策的重視,正是將綠黨推向政壇主流的關鍵動力。

2009年,未滿30歲的貝爾伯克首度角逐聯邦議院席次但失利,四年後終於成功進軍國會,並擔任綠黨的氣候政策發言人,並於這段期間生下兩個女兒,與丈夫一家四口居住在德國東部大城波茨坦(​Potsdam)。

相較於德國其它主流政黨,綠黨對於俄國、中國等專制國家的態度向來較為強硬,而台灣讀者或許已經知道,貝爾伯克曾是德國國會友台小組的一員,還曾明確表態德國(歐洲)與中國是「民主 vs. 獨裁」的制度競爭關係,關切新疆強迫勞動、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等議題。在歐洲外交上,她也採取更為主動的姿態,擁護北約(NATO)以及歐盟的防務合作,明顯與綠黨傳統的反戰立場有所差異。

2018年,貝爾伯克的政治生涯更上一層樓,與哈貝克(Robert Habeck)共同當選綠黨主席。在兩人領軍下,綠黨逐漸擺脫黨內各派系的爭論不休,以及「激進環保組織」的反建制色彩,往光譜中間靠攏,甚至不排除與左派社民黨(SPD)以外的政黨聯合執政。

雖然這樣的務實轉向招致不少綠黨傳統支持者批評,卻也使綠黨被視為具有專業形象、有能力組閣執政的政黨,有效吸納保守派的選民基礎。 (相關報導: 破碎的夢土:歐洲國家利用高科技工具監控難民 更多文章

21211224-綠黨雙主席:貝爾伯克(右)和哈貝克(AP)
綠黨雙主席:貝爾伯克(右)和哈貝克(AP)

隨著綠黨在2019年的歐洲議會選舉大有斬獲,綠黨成員以壓倒性比數支持這對拍檔連任,貝爾伯克的支持率更高達97%,甚至力壓全國知名度較高的哈貝克,讓後者從代表綠黨出戰總理的當然人選,成為她「背後的男人」;在推舉貝爾伯克成為總理候選人的會場,哈貝克矢言將全力相挺貝爾伯克,允諾「這舞台全是妳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助台灣鞏固邦交?日防相岸信夫接任「日本與宏都拉斯友好議員聯盟」會長
莫德納疫苗要來了!指揮中心證實24萬劑下午4時抵台
「沒有您的明確裁示、疫苗採購不會真正開始」 郭台銘為疫苗請見蔡英文
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數何時往下降?陳時中:還有一週高峰
「台灣祭」明年見 潘孟安:音樂是青春的翅膀、墾丁是獨立音樂的家
好消息!24萬劑莫德納疫苗將於今天下午抵台,指揮中心證實:將妥適安排施打順序
還原真相!《中央社》取得菲律賓食藥署信函 證明沒對台灣疫苗EUA做決定
還在擔心咖啡致癌?研究認證:喝咖啡有益健康,還能為你解憂
「指揮中心摧毀疫苗施打正義!」蔡詩萍:拒公布高官打疫苗,我笑了
陳時中正式跌落神壇?施正鋒驚爆:民進黨已出現「新聖人」
「希望之星」淪災難!德國CureVac疫苗臨床試驗有效率僅47%
長者猝逝跟接種疫苗沒關係? 「病毒不會等我們」指揮中心搬數據勸別卻步
確診人數未持續下降 沈政男點出關鍵:大家要有信心!
風評:政府不能懲罰人民自救
「與台灣關係不應受制於中共」 加拿大議員提案要讓我國代表處正名
謝明瑞觀點:由疫情看民進黨的用人哲學
楊渡觀點:防慈善如防賊,這個政府有病
存股重點不是配息,是本金!工程師專注本業、持續投入,45歲年領百萬股利退休
蘇偉碩觀點:香港特區政府或可考慮捐贈疫苗給台灣
鄭宏輝觀點:從疫苗到國際地位的支援,敬永遠的夥伴——日本
夏珍專欄:防疫黑箱裡,免疫橋接取代三期的會議紀錄還在嗎?
觀點投書:被偷換概念的免疫橋接
新冠肺炎》出現鼻塞、喉嚨痛、呼吸困難代表感染COVID-19?急診科醫師揭4個最關鍵症狀
觀點投書:施打疫苗,看出能力也看出人性
劉柏正觀點:取消大學國文必修的道理何在?
蘇育平觀點:伊朗的前世今生
觀點投書:一面甩鍋,一面喊團結
觀點投書:NCC應通過TBC交易案
觀點投書:錯亂的疫情印象
觀點投書:總統如染疫才是國安問題
政治之外—私費化「公共善」《民主的價碼》選摘(3)
居家快篩試劑最快下周抵台!網路禁賣,購買地點、使用方法看這裡
股災後大反彈,如何投資才能賺好賺滿?過來人曝4關鍵,少任何一個都可能讓你獲利歸零
全台累計83家長照機構傳確診 羅一鈞說明最新SOP
長者接種AZ疫苗死亡頻傳 蘇益仁喊話:疾管署應盡速解剖說明
疫苗採購做錯什麼?台大醫批指揮中心:不懂疫苗還無法容忍不同聲音
北農18人確診,20萬包染疫蔬果流入全聯?業者緊急出面回應!
真英雄!永和分局偵查隊陳怡瑞榮獲全國模範警察殊榮
翁章梁視察大型接種站 要讓長輩順利接種疫苗
關愛無遠弗屆 原民長輩相約疫後再見
淡古跟風《火神的眼淚》 公開搖桿式火災警報器古蹟
陳其邁視察燕巢、美濃、左營疫苗接種 感謝醫護及防疫同仁貼心服務長輩
行動辦公室日租專案 讓飯店變成你的工作室
新北提供染疫確診往生者家屬10萬慰問金及心理諮商輔導
中市府「線上紓困專區」方便搜尋資訊 已10萬人次點閱
贈移民署測溫消毒一體機 盼防疫更周全
Z世代難理解?跨世代職場調查揭示00後青年的新思維
「別用『破口在萬華』卸責」 國民黨團通過成立「3+11」調查小組
中市3長輩施打疫苗後過世 盧秀燕籲中央速釐清關聯性
股市造市者制度6/30上線!140檔優質冷門股入選,3大篩選標準出爐